第16章大逆不道但卻很幸福(2 / 2)

喬寶財待族人給祖先上香完畢,祭祀活動行將結束的時候,將這件事作為一件違背祖訓、大逆不道的事情提了出來,當著眾人麵斥問起了喬曉靜的福清喬良。

全族人眾都瞪圓了眼睛看著燈光下顯得更加單薄瘦弱的喬良,等待他能夠給大家一個滿意的說法,族長在喬氏祠堂,當著眾祖先牌位,質問這件事,這事一定就是大事。

令眾人不解、令喬寶財難堪的是,並未等到想要的答案,等到的隻是喬良淡淡的笑。

“送女娃上學,無疑是吃飽撐得難受,這女娃早晚都是人家的,上不上學有甚不同,就算能識文斷字,那又有個屁用?”喬寶財麵對著祖先牌位,背著手在喬良身邊轉悠著。

整個祠堂一下子陷入了恐怖的沉寂中,所有的人都麵相僵硬,目光呆滯,在微弱的燈光下注視著有點兒不以為然的喬良。

喬良自知麵對這些人,即使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也沒有什麼用處,招來的絕對是無休無止且毫無意義的爭論,甚至還有夾槍帶棒冷嘲熱諷而已,於是便選擇了緘默其口。

“女子無才便是德,這是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古訓。祖宗們都沿襲聖人之言,各個本本分分,從未出現過這等悖逆古訓陳法之事,而今你卻不遵規矩,行大傷風化、使家族蒙受羞辱之事,族人絕不能讓你為所欲為。”喬寶財見喬良始終不吱聲,調子約定越高了。

喬良還是麵無表情站著,默然無語。

“我們的族人都是本分的莊戶人,不能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當著祖宗們的麵,我要告訴你,不要總是讓女娃拋頭露麵,免得外人說我們族人不守規矩沒有教養。”喬寶財用堅定的眼神環視了一圈廳堂裏的族人,似乎在用自己的眼神告訴大家,應群起而攻之。

“族長說的對!”族裏年紀最大的喬老四第一個站了出來。

這喬老四是喬家村唯一的老光棍,年紀將近七十歲,一頭蓬亂的銀發,白色的胡須微翹著,顯得甚是消瘦。他沒有子嗣,平常靠給喬寶財家喂養牲畜為生,幾乎受遍了全村人的接濟。雖然輩分不高,但年紀老邁,說話自然有是有些分量的。

“對,不能幹這種有傷風化的事情。”

“全族人不能因為你而蒙羞。”

“咱們祖祖輩輩都是堂堂正正的人,不能因為丟了臉麵啊!”

“……”

幾乎所有的人都站在了喬寶財一邊,對喬良指指點點,無不指責他的不是。

這喬良就像耳聾眼瞎了一般,對眼前發生的一切不理不睬,臉上竟然還露出了淡淡的笑容,這場爭鬥隻能無果而終。

女人是不能進祠堂的,但祠堂裏發生的這一幕,很快便傳到了喬曉靜和母親春花的耳朵裏,得知全族的人圍攻父親一人,你一言我一語,指指點點,斥責怒罵,兩人都很害怕和擔心,擔心父親孤單一人會吃虧、會受傷、會出現意外。

當父親喬良回到家的時候,喬曉靜含淚跪在了喬良身前,哭著告訴父親她不想再去上學了,她不想看到父親出事,不想讓父親受眾人攻擊,隻要父親能夠平平安安的。

沒想到,喬良頓時臉色大變,笑容蕩然無存,嚴肅地斥責道:“誰讓你有這種沒出息的想法的,你難道要和我們一樣,當一輩子的睜眼瞎嗎?”

因為擔心父親受到傷害才有退學的想法,沒想到父親竟然會如此決絕,不但沒有絲毫安慰的意味,反而雷霆大怒、訓斥一通,喬曉靜委屈的哭了起來。

一臉冷漠的喬良說道:“為了不讓女兒無知一生,我甘願承受一切指責和壓力。”

族人拗不過喬良,最終選擇默認了喬曉靜上學的事情。

在三四十年代的偏遠且落後的農村,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動搖了聖人之言在無知百姓心中的地位,更挑戰了愚昧的凡夫俗子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

這件事是喬曉靜幼年最為幸福、最值得炫耀的事情,她每天背著書包,穿過村莊,上學下學,就像一個脫離了爛泥汙水、生長在眾人矚目的那座高台上的花朵。

越來越多的年輕姑娘向她投來了羨慕的眼神,這讓她心裏長時間蕩漾著幸福的春波。

遺憾的是,喬曉靜的這一幸福卻是短暫的,隨著父親死於橫禍,這一幸福便瞬時結束了。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父親喬良的慘死,讓喬曉靜感覺天塌下了一角,誰知繼父劉麻的到來,讓她頭頂的那座天徹底坍塌了下來,結結實實砸在了她孱弱的,還不能承受重負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