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怔了一下,記憶中確有其事,當即不解道,“如果在早期的智人誕生之前,還曾存在過這種三目巨人,那麼他們最終又是如何消失的呢,浮雕上現實,遂人也是三目族人,是他教會了遠古智人如何生活,這證明早在智人出於智力萌芽狀態的時候,三目族已經取得了比智人更高的智慧和文明,為什麼最終存活下來的卻是智人的後代,而非三目族人?”
我這一連串問題把葛壯和老鍾都繞暈了,兩人同時問道,“什麼三目族,什麼遠古智人,你們聊的又是哪門子聊齋?”
我不說話了,等待著陳芸的分析。陳芸卻搖搖頭講道,“具體我也不清楚,或許是後來產生了什麼變故,這個問題先不要討論,你先讓我把所有浮雕都構解完再說!”
隨後幾塊浮雕上麵,則記載了遠古智人生產、捕獵,以及繁衍生息的大致過程,幾乎每一座浮雕上麵都會出現三目族的蹤跡,而在最後的兩座浮雕上,則記載著炎黃二帝與蚩尤逐鹿渭水的場景,戰敗之後的蚩尤死亡,被黃帝分屍,屍首分別被鎮壓在了不同的地方,倒是與漢人古代的神話傳說不謀而合。
陳雲說道,“看來很多流傳自遠古的‘神話’都是真的,至少軒轅黃帝,炎帝和蚩尤應該是真實存在的,他們也的確打過一場大型的戰役,而在蚩尤失敗之後,散落的九黎部族則經過幾千年的修養生息,重新建立起了兩個龐大的遠古文明,也就是古巴國和古蜀國。”
“慢著!”老鍾忽然提出了質疑,說照你這麼分析,巴蜀兩國是同一個祖先,為什麼會變成死敵,導致連年戰禍不斷,最終被秦國趁虛而入呢?
陳芸說這點我並不知道,或許是因為九黎部落中出現了內部分裂,這種情況在中原曆史上也多不勝數,春秋戰國時期,不還有“三家分晉”的說法嗎?韓、趙、魏三國不也會為死敵?
我說好吧,然後呢?陳芸通過對浮雕上的構解,慢慢還原出了曆史的脈絡,她說古巴蜀兩國文明是在九黎的基礎上建成的,兩個國家之間除了互相攻伐之外,還麵臨著另一個隱患,就是遠古是天降災劫所遺留下來的地底怪物,又開始頻繁活動了。
巴蜀兩國各自為戰,都與這些地底生物展開過殊死決戰,最終,兩大超級帝國的勢力衰減,被秦國所滅,而後又是古夜郎王朝的興起,可也僅僅隻是維持了三百年不到的時間,就徹底消失了。
這個神秘的國度自從被汗王朝征服之後,就徹底土崩瓦解,分崩離析了,誰也不知道九黎部落的人究竟是什麼時候滅絕的,史料缺乏記載,人們隻能憑空揣測,一說是漸漸被漢族所同化,一說是隱居深山,形成了各種少數民族繁衍至今,諾大一個王朝消失得幹幹淨淨,留給後人的隻有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