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凸鏡成像(1 / 2)

祭壇上的空間很寬闊,上下各有幾層,我們處在最底下的那一層,已經被積水淹沒,而更上層的結構則全部都是用成塊的青石製成的,嚴絲合縫,幾乎沒有縫隙,沿著石階一直向上走,我們很快便來到了祭壇的第二層。

第二層祭壇上,有著一座巨大的青石條案,條案上鑲嵌著一座圓形的石盆,走過石盆的時候,我看見裏麵似乎有著黑乎乎的東西,視距太短,隻能舉著冷光棒蹲下來打量,一眼望去,發現那石盆裏麵,有著粗多已經粘固的黑色絮狀物,尚未徹底凝固。

我拿傘兵刀在石槽中攪合,用刀尖勾起一點粘稠的黑色絮狀物,走到老鍾身邊,問他能不能看出這是什麼?老鍾皺眉,將鼻尖湊到刀刃邊緣嗅了嗅,然後抬起頭,很小聲地告訴我,這些東西應該是桐油。

古代沒有先進的冶煉技術,但是已經掌握了用火的基本技能,通過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積累和經驗總結,人類祖先開始發覺一個真理,樹葉和植被並未是最好的可燃物,反而是地下礦層中那種黑黑的油狀物,似乎更加方便與燃燒。

這種桐油,應該就是早期人類祖先提煉出來的可燃物,質量自然是比不上後期經過改良煤油和汽油,但是優點是凝固性強,不易揮發,能夠保持常年的旺盛燃燒。

這些桐油因為歲月流逝的原因,導致裏麵沉澱著很多黑色的雜質,看上去就和炸過很多油條的老黑油沒有任何區別,而且黑漆漆的凝固成一坨,拿刀子都撬不開。

而在石槽的兩端,則對稱聳立著兩座極度高大的巨大石像,石像身上披著獸皮,一手拿著石器,另一隻手則舉著火把,威風凜凜,麵部五官被打磨十分粗糙,似乎是在守護著那座巨大的石盆。

“這兩個石像是用來幹嘛用的?”葛壯好奇很重,發現這兩座石雕的時候,便立刻朝它們走過去。走到一半,他腳下的方磚卻突然一沉,葛壯打了個咧咧,差點絆倒。

隨後在我們的頭頂上上,卻有一道金黃色的光芒從半空中折射了下來,在盛滿桐油的石槽中聚焦成一個隻有拇指肚大小的光點,順著光束的方向看過去,一直追溯到了我們頭頂一座十幾米高的銅柱上,上麵有著一副斜掛著的銅鏡,鏡麵鼓突著,能夠反射光源。

我眯著眼睛,感覺光源就是從上麵落下來的,而且那個銅鏡的造型也比較古怪,鏡麵中間凸起,而上下兩部分則雕刻成了一個十分擬人化的形象,好像懷著身孕一般。

接著頭頂上射落下來的光束,我們都看清了那銅鏡,陳芸一臉震撼,口中喃喃道,“古人的智慧當真不能小瞧,你們看,這不就是凸透鏡聚光的原理嗎?”

這種光學定律與人類眼球呈相的原理是一樣的,似乎是由西方的物理學家們搞出來的,我記不清這種光學定律被提出來究竟是哪一年,但至少不會是在遠古的時候,莫非早在兩千多年前,古夜郎文明就已經發現了這種原理?

我心中有些恍惚,視線聚焦,仔細看向銅鏡,更加確定那是一麵造型奇特的凸透鏡,估計反射的光芒,應該就是從上麵投射下來的太陽光,由我們頭頂上的圓弧形結構縫隙中穿插形成,通過無數次的折射,最終照射到這銅鏡上來,又經過最後一次折射,落在了石槽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