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芸做出了一個大膽的假設,雖然眼下森林裏看到的植被都因為承受到了積石灰的覆蓋而石化,但往深處走,一定能夠遇見活著的植被。
這裏並不缺少水分和空氣,土壤潮濕,加上溫度始終維持在10-15度左右,是個和適合植物生長的地方。小章提出了異議,說雖然水分和溫度都合適,但是幾萬年接受不到陽光的照射,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怎麼成長呢?
陳芸笑了笑,說我雖然不是研究動植物的專家,但也知道植物光合作用並非一定需要在陽光下進行,主要空氣中能夠產生足夠的二氧化碳,就能保證植物的生長。
她這句話反倒讓我的精神變得緊張起來了,維係一片雨林的生長,需要供應打量的二氧化碳分子,這種東西不可能憑空產生,莫非這片地下世界中,同樣存在著野生動物?
雨林中氣候悶濕,環境比在地表上惡劣許多,每呼吸一口空氣,都會攝入過量的水分,這種水分被呼出來的時候,會變成水蒸氣,讓每個人看起來都霧蒙蒙的,顯得格外不真實。
繼續往前行走了幾百米,頭頂上的水漬變得更加密集了,縫壁中掉落下來的水漬受到了巨大的化石樹木的分割,成為了塊狀的瀑布,地上的積水也沒過了眾人的腳麵,暗道水流衝刷在岩石上,也形成了無數水霧氣渦,探照燈的光線經過水汽的折射,呈現五彩形狀,好像一道道被筆直拉伸的彩虹,顯得神奇而充滿迷幻色彩。
極度潮濕的地表,受到了雨水衝刷之後,很多岩層被破壞掉,形成一個個的積水淺灘,這些水灘並不深,隻是表麵渾濁,讓人分辨不出深淺,有的僅能沒過腳背,有的則能夠覆蓋人的膝蓋,有時候一腳踩上去,難免會打一個咧咧,。
葛壯走一路、罵一路,滿身濺出泥點子,臉色陰霾。
前行了不知道多久,這片雨林給我的感覺卻是異常古怪,四周寂靜無聲,僅能聽到雨水衝刷,以及我們的腳步聲回蕩,越是往前走,這雨林中的植被就越顯高大,漸漸呈現出另一種景象來。
怎麼說呢,就好像我們突然變小了,而顯得這雨林中的植被變得越來越高大,以植被為參照物,我們生出了一種越發渺小之感,好似受到了叢林中的神秘詛咒,全都變成了小矮人。
這種現象,大夥全都發現了,隻是覺得詭異,所以全都憋著沒有說出來,避免造成人群的恐慌。然而隊伍中有心裏素質好的,自然也有心裏素質不過硬的,譬如小章,隨著我們在雨林中深入,他的臉色也變得越來越白,牙齒磕磕絆絆,終於將心底的疑問提了出來,
“陳教授,我們是不是越縮越小了,為什麼走過這一片雨林,我感覺頭頂上的葉子變得比腦袋還大?”
陳芸停下腳步,望了他一眼,淡淡地說道,“沒有的事,應該是這裏的獨特環境,導致雨林中的植被越變越高大,你不要自己嚇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