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師兄,怎麼你們練起功來都虎虎生威,一副巋然不動的氣勢。我動作稍微大些就摔倒了?”
某天晨練之後,弟子們坐在台階上休息時,孫皓向其中一名姓洪的弟子請教。由於武館的弟子都比孫皓年紀大,所以孫皓都叫他們師兄。而這洪師兄是資曆較深的一個。
洪師兄笑了笑,緩緩道:“練功,隻有其形,而不得其意,是練不好的。練功的基礎是要紮穩馬步。馬步穩紮了,然後再練習其他動作。
練習其他動作時,要用心去感受,感受動作的精度力度,骨骼和肌肉的牽動,還有內息的配合等等。而這些東西僅僅靠觀察是不夠的,所以我們才需要師傅的指導。
但是同樣的師傅教導出的弟子的本領卻又參差不齊,所以又要看個人的悟性和天賦。
當我們掌握了練功的訣竅之後,以後就可以慢慢摸索了。這就是所謂的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了。”
孫皓聽完後,隻覺得豁然開朗,連忙感謝,又勤快地往洪師兄杯中倒滿茶水。
“喂,你們聽說了嗎?最近恒道宗又開始招收新生弟子了。”
不知道誰突然這麼一說,氣氛頓時就熱烈了起來。
“聽說了,但是我年齡超過了。這次他們招收的是十四歲到二十歲的弟子。”
“當年我去試過,那時年齡上限是二十五歲。可惜我天賦品級不符合要求。”
“恒道宗一般是五年招一次弟子,這次離上次不過三年,不知為何破例呢。”
……
聽著大家的議論,孫皓不解地問洪師兄:“恒道宗是什麼地方?怎麼其他師兄這麼熱衷?”
“恒道宗,是一個以五行法術著稱的宗門。雖然不是頂尖的宗門,但行事素來光明磊落,所以也是負有盛名的。
習武修道,習武者不一定是修道者,而修道者往往也是一名武者。武者再強也不過以一敵百,修士達到一定境界卻可以移山填海。當然更加熱衷修道了。
但是人人都可以習武,而能修道者卻隻十取其一。能修道的人裏,能被宗門選上的又隻有天賦上佳者。所以成為一名修士,本身就是一件光彩的事情。”
洪師兄耐心地解說了一番,看到孫皓一副意猶未盡的樣子,又道:“你還有什麼想問的?”
“哈哈,知我者洪師兄也。我想問,修士達到什麼境界可以移山填海?”
洪師兄搖搖頭,道:“不知道,這些都是道聽途說的,也不知道真假。我隻知道,修道一途分為人、地、天三境,每個大境界又細分為若幹小境界。據說人境改造人體,而天地兩境則對應天地法則。這樣說來,至少要地境才能做到吧。”
洪師兄的話仿佛給孫皓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孫皓不禁想,如果修道到移山填海的實力,別說為父母報仇,就是蕩平妖族又有何難度?
但是根據洪師兄所說,要稱為一名修士很難,十個人裏隻有一個適合修道的,而且還要符合宗門要求才能進入宗門修煉。所以,當下他還是要繼續習武,先把不確定的事情放一邊,況且修道者本身也是要習武的,隻是輕重不同。
於是接下來的日子裏,孫皓繼續一邊做著雜務,一邊練習紮馬和模範師兄們練功。當然,這些都是在不讓餘館主知情的情況下做的。畢竟不知道他會不會同意。
洪師兄看到孫皓對習武這麼有興趣,偶爾也指導一下。特別是在孫皓紮馬的時候,很喜歡去踢一腳孫皓屁股。一天天下來,孫皓越來越穩,洪師兄便慢慢加大力度。隻要發現踢不動,洪師兄就會加大一成力氣,踢到孫皓站不穩為止,然後哈哈大笑而去。
偶爾也會看到老蓋來武館裏和餘館主探討如何指導弟子習武,但是對於餘館主的邀請,老蓋始終沒有答應。
就這樣,孫皓在武館裏安靜地過著他的打工習武生活,本來就比同齡人要高大些的身體也慢慢壯實起來。
如此又過了大半個月,某天黃昏孫皓正在庭院裏陪各位師兄練習。突然,負責廚房的褚媽跑到了過來,高喊道:“孫皓,你姐怎麼還沒回來?平時這時候早該買菜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