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踏歸途又遇劫匪(1 / 2)

這次國家的三位高官,不顧十一國慶節期間的公務,親自上山拜會他,原來是因為他的大徒弟與其中一位上將的父親乃是舊識,曾在抗戰期間一起做過戰友。

淩雲道人的這位大徒弟本是清末年間逃難至此的清兵,機緣巧合之下被淩雲道人所救並收為了關門弟子。

後來,抗日戰爭爆發,這位名叫張軍的淩雲洞大弟子見山下百姓慘遭荼毒,侵略者凶殘更甚妖魔野獸,於是一腔熱血,便稟報師父要下山除惡。淩雲道人雖是妖族,但卻已參研道法數百年,稟上天好生之德,便準許弟子下山。

下山之後,張軍憑著一身本領很快便幹了幾件振奮人心的大事,可是沒過多久就經厲了一番流血犧牲的慘痛教訓,無數無辜百姓被殘酷的報複虐殺,他才慢慢了解到了戰爭的局勢。

不久,隨著經驗閱曆的慢慢增長,再明白了戰爭的製勝之道後,他索性參軍入伍,一直參與抗戰到戰爭結束。

新中國成立後,他選擇了解甲歸山,重新回到了這紫團山淩雲洞中,繼續隨自己的師父淩雲道人參悟修行。

但是,事事總有個前因後果。那一日,差不多是三十年前,國家正處於十年浩劫的時候,淩雲道人根據陰陽術數,算出大徒弟張軍的幾位至交好友將不久於人世。於是便準許他下山與昔年的幾位戰友告別。

功成隱退的他,雖然早已銷聲匿跡多年,但是始一出現便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當年身處戰亂大家還沒發現,直到今天才突然發現他還一直保留著四十多歲的模樣依舊年輕。這讓白發蒼蒼,垂垂老矣的幾位戰友驚奇萬分。

當年身為下屬的幾位戰友,如今都已經是軍長,師長等高級將領了,而他更是戰功卓絕,名聲顯赫,不光是他的幾位昔日下屬認識他,就連幾位國&家&領&導人也有認識他的。

因為是與將要離開人世的戰友告別,所以他這一呆便有數月之餘,很快便被許多人認了出來,但是由於當時正在破除封建迷信,打倒牛鬼蛇神,所以倒也沒有人伸張,隻是私下有關於他的傳言。

後來,這些傳言隨著他的又一次消失,也漸漸的在人們的腦海中淡去了。可是,因果循環!一旦種了因,就必然難逃有果。

前些日子,因為門人與修真界的其他門派弟子發生衝突,身為淩雲洞德高望重的首席大弟子,當然義不容辭,要下山與對方門派的長老進行和談。誰知對方來的不僅有本門長老,竟然還有政&府高官。

原來,對方與自己門下發生衝突的那位弟子,正在政府的特殊部門任職。而身為那位弟子的直接領導和總負責人的將軍,為了維持與修真界各門派的關係,便親自出馬來解決這次衝突事件。

沒想到,這位身為該特殊部門總負責人的將軍,一見到張軍,便立刻驚的從椅子上曾的站了起來。原來這位將軍便是當年張軍一位下屬的兒子。

當年張軍在這位下屬家住了將近月餘,直到戰友離世才離開。這位將軍當時雖然還很年輕,但是張軍長生不老的事和關於張軍在戰爭時期的種種傳奇故事卻令他對張軍記憶深刻。所以,在張軍剛一出現的時候,雖然這位下屬之子已經是六十多歲的人了,但是還是被驚的一下子就跳了起來。

經過這麼一番相認,關於門下弟子衝突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而這位將軍身為特殊部門的總負責人,無論無何也難以放過這千載難逢結交修真界隱世高人的機會。

於是便出現了眼前三位高官不顧國慶節期間的重要軍務,一起來到這深山之中拜訪“紫團居士”的一幕。

深山道觀之中,飯菜都以清淡為主,然而我們今天所吃的早飯卻是異常的豐盛。雖然依舊不見葷腥,但也是奇珍異草,美味佳肴了,不僅材料名貴,味道也是出奇的香。

加上從前天晚上開始,我便水米未進,早已餓的前胸貼後背了,見到如此美食,哪還能鎮定,一上來就如餓狼捕食,風卷殘雲般吃了個肚皮鼓脹。

秀姐還稍微保持著一些儀態,但是任誰一看都像是強裝出來的。畢竟人是鐵飯是鋼,再不食人間煙火,再有骨氣有涵養的人,還能挨著餓裝神仙不成。

倒是王林做為我的二師父,和紫團居士倒還真的像是神仙,對如此豐盛的飯菜一點都不感興趣,反而興致濃厚的品著茶,嘰裏呱啦的聊著一些陰陽啊,五行啊,現代出現的一些汽車啊,飛機啊亂七八糟的事情。

不一會兒,早飯就吃完了。淩雲道人下在我身上不能運行內氣的禁製也早已解除,師父吩咐我可先下山回去,說過段時間會去找我。而且秀姐也因為離開師門太久,想快點回去。

秀姐的“鳳鳴劍”因為劍魂出竅護主,而損傷了劍靈,使得劍魂被困在劍內陷入沉睡,短時間內無法蘇醒,所以秀姐也無法再讓寶劍自主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