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04 考古學教授Timo(1 / 1)

那個外國人是Patrick的朋友,來自意大利羅馬大學的考古學教授Timo。他的英文並不難聽懂,卻帶著濃厚的意大利腔調。他到西安參加國際考古學會議,順便到大理拜訪Patrick,也順便來探尋茶馬古道的曆史。在大理停留了兩天,他便在Elaine的陪同下來到巍山。先去了東蓮花村,再到巍山、巍寶山等地,欣賞人文美景,探尋曆史蹤跡,他對大理南詔古國、茶馬古道和本主文化等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他們徜徉在寧靜的古城,徘徊在三回九轉的狹窄小巷,踏著茶馬古道上的足跡,追尋遠古的記憶,品味古國的遺韻。旅行中,Elaine增長了不少見識:不僅對大理各地的民俗文化有了比較全麵的了解,也在和Timo閑談中,對意大利各地,尤其是托斯卡納地區的人文環境,意大利在文藝複興時期的重要作用和影響,有了初步的印象。

Timo發現Elaine對藝術美學有一些比較獨到的看法,對許多考古學知識她能夠迅速理解,並把它們應用在文化旅遊當中,不覺大加讚賞。他推薦Elaine去閱讀一下《劍橋藝術史》,以便對西方美術史有一個較為全麵的了解,然後再深入了解希臘史、羅馬史等相關的課程。又建議她學習一些意大利語,不論是學歌劇、學音樂、還是了解文藝複興時期的西方美術史都有較大的幫助。Timo告訴Elaine,如果她有興趣出國留學學藝術,意大利是個不錯的選擇。如果想學美術,可以到佛羅倫薩美術學院、都靈學院、薩薩利美院和威尼斯美院;如果想學音樂,可以到威尼斯音樂學院、米蘭音樂學院等地方。當然,不論是學美術、音樂還是考古、文物修複,羅馬大學都有相關的課程。

他們驚奇地發現,雖然長途馬幫已經消失,但短距離的騾馬運輸依然存在。在古城中,還有一兩家鑄馬掌、俢馬鞍、配籠頭的馬幫服務老店。店鋪裏依舊經營著麻繩、鋤頭、鐮刀、斧頭、草鞋等用具,讓人仿佛看到當年馬幫過境的景象。在最繁華的鼓樓附近,做麵條的作坊把竹竿順序插在房簷下的小洞裏,掛著長長的麵條在街邊吹晾。造杠秤的人家蹲在門邊,細心地打磨木頭秤杆,在上麵小心地釘上星花,再塗上黑色油漆。這許許多多的陳年舊事,一下子湧入他們的視野,仿佛一下子穿越到昔日的時光。

他們拍了許多照片,想把街頭上的美景全部凝固在相機手機裏麵。一直到了夜晚,才發覺肚子已經嘰咕嘰咕地叫。於是在一個當地人的建議下,去品嚐“一熊堂福地素食”。

沒想到剛剛在飯店門口,就碰到了Nina,Sara,Peter和Frank等人。

Elaine和Frank,Nina聊了幾句,又給眾人簡單介紹了Timo。Timo乍然見到這麼多來自不同國家來的同學,興奮地說個不停。進入飯店,他們又意外地發現Luke一個人在那裏吃飯。飯店的氣氛頓時活躍了許多。一群人湊到一塊,點了些菜肴,說起巍山古城的點點滴滴,又聽Luke說起他的奇遇,和雲南境內販毒吸毒現象的普遍性,不覺又有了許多感慨。

第二天一早,Luke乘車回大理,Elaine和Timo繼續在巍山訪古,Frank四人則前往巍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