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疑,趙佶是正確的,不過這裏也有一個小小的弊病,那就是子女多了,吃閑飯的人就多了,這無疑就會加重老百姓的負擔,要是再出一兩個逆子,他後半輩子就不要想好過了。
說到逆子,眼前還真有一位,那就是現在已經十歲的康王。
別看他現在年紀小,卻是一個十足的野心家,上次簡王的事情裏麵,一定有他的身影,隻不過是一次試探,就讓他徹底的亂了陣腳。
希望他能以此為鑒,不要在做過多的想法,要不然,雷霆降下的時候,不是他這個小小的康王能擔的起的,他身後的那一大批人都要跟著倒黴。
要不是看在上次簡王的事情已經連累了一批大臣,趙佶真想好好的整肅一下朝堂的。
雖然現在自己的權利被分割的七七八八,但是這些年自己也沒有閑著,暗中培植起來的勢力,依然可以獨當一麵的為自己效力了。
皇權有的時候是為了約束大臣,但是,更多的是為了約束皇上,讓這隻充滿暴戾的獅子安靜的躺在籠子裏,不要阻礙朝廷的正常生產。
和士大夫共天下始終就是一個笑話,剛開始的時候,大家相安無事,隻要出現利益的衝突,那麼這些士大夫們就會變的貪得無厭,製造出很多條條框框來約束皇權,以至於讓他們的利益擴大化。
這就開始和皇權產生了矛盾,縱觀整個北宋,大概隻有徽宗朝的士大夫是橫著走的,究其原因就是有一個酒囊飯袋的皇帝。
現在這個酒囊飯袋要蘇醒了,不知道誰會是第一個倒黴蛋。
趙佶把手裏的奏折狠狠的摔在桌案上,龍庭大怒之下,大慶殿裏瞬間就跪倒了一大片,大家都不知道官家最近是怎麼了,老是無端的就發脾氣,身邊的太監都換成了新麵孔,大家不認為這些人都是沒了家夥的陰人,看來朝堂要變天了。
這是跪在下麵的太常寺卿李綱的想法,事實上這樣也好,大宋烏煙瘴氣的沒個樣子,朝政都掌握在那些和皇帝走的近的大臣手裏,好像這個天下真的變成了士大夫的天下。
皇權一旦失去了他的束縛,天知道會生出什麼幺蛾子來。
“都是一廂情願,你們的眼裏還有朕這個皇帝嗎?一個個肥頭大耳的沒了理想,北地的戰事正在緊要關頭,我們的鄰居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苦難,有些人還想著乘火打劫一下,這樣做的後果就是金人消滅了契丹人,然後調轉槍頭就把彎刀砍在我們的百姓身上。
雖然說我們可以用歲幣來穩住那些沒有見過世麵的土包子,但是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天下的人就沒有傻子,他們的胃口好的要命,要是他和朕要江山,朕也要拱手想讓嗎?
這是誰上的奏折誰是知道的,朕以後不想再看見這樣吃裏爬外的建議,否則刑不上士大夫這條守了一百多年的教條就要在朕的手上破壞了。”
趙佶說完之後,不顧謝罪的大臣嘴裏的哀嚎,甩了甩袖袍,就在殿值“退朝”的唱喏下,緩緩的走出了拱門,向文德殿走去。
留下一堆大臣麵麵相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