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想到是這樣的結果才是。
昨天夜裏二狗子回來一趟,帶回來了這個驚人的消息,說是方鶴有可能還活著的時候,吳熙有些震驚,如果方鶴還活著的話,那麼死了的這個是誰?
發生在皇宮禁苑的事情本身就沒有那麼簡單,也許趙佶已經知道了死者是誰了,但不知道凶手是誰,就等著看他笑話呢。
果然都是猴精,自己怎麼能夠鬥得過呢?
青陽很久沒有回來了,八成是被皇帝調走了,但是他也太不講義氣了,恐怕是查出了一些端倪被皇帝禁了足,要不然他不會不回來的。
好了,走了手頭這些線索,足夠自己查出事實真相了。
皇家的報複而已,聯想一下最近皇家的事情,不難猜出是誰幹的。
如果非要和自己牽扯上關係的話,那就是他所住的這座宅院了。
哼!果然皇家的官不好當,最難消受皇家恩啊!
趙佶賞賜給他的宅院是簡王的,和哲宗是一母所生,哲宗駕崩之後,本來大夥兒提議由簡王來繼承皇位,誰知道端王趙佶捷足先登,於是,簡王就成了政治上必須要打擊的目標。
於是在1106年的時候,簡王被迫害致死,但是,對外還是宣稱是得病而死,因為哲宗就是身體不好,駕崩的時候,才二十四歲。
簡王和哲宗是一母所生,這種說法自然能站得住腳。
民間很多人其實都是相信簡王是得病死的,也有一小部分當初跟著簡王的人相信他是被迫害致死的,所以直到現在,依然有人為了簡王,站出來和皇室做對的。
現在方鶴的死,就是在打皇室的臉。
政治嗅覺靈敏的人,在這件事情上可以做很多的文章,比如說陷害吳熙就是一件,打擊另外的政治敵人也可以輕鬆的做到。
這就是機會,如果錯過了,很難再能遇見。
這大概就是整件事情的脈絡,吳熙在心裏已經理的差不多了,現在就等青陽他們回來就能知道整個事情的前因後果了。
雖然青陽會有所保留,但是,基本上還是會給吳熙一個清晰的交代的,這個就連趙佶都不能控製的,或許說,這根本就是趙佶讓青陽過來給吳熙這麼說的。
至於真相如何,誰去管他呢?
思忖間,一間茶棚就出現在麵前,毫無征兆的,好像突然間就從自己的麵前多了一間茶棚似的。
可能是自己想問題太集中精神,沒有注意到吧!
又或許說,這根本就是有人故意在這裏等著他也說不定。
果然,茶棚裏有一個老頭,笑嘻嘻的看著他,滿臉期待的想要自己進去和一碗抹茶。
也罷,自從自己做出了茶具之後,就把武夷山裏的茶葉按照後世的做法,用袋子開始裝了,現在喝抹茶的人很少了,這玩意兒又不好喝,還浪費時間。
吳家的茶葉和茶具現在很有市場,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基本上把大宋喝茶的習慣給改變了,隻有那些文人雅士的喜好者,在鬥茶的時候,才拿出以前的老古件,在眾人麵前秀一秀,僅此而已。
因為吳家的衝泡茶已經搶占了市場,把舊的思潮轉變成了新的思潮,而這種思潮還更容易被人接受。
抹茶的工序很繁多,吳熙還沒有坐下來的時候,老人家已經拿出茶具,開始做抹茶了。
他很確定,吳候一定會坐到他的茶鋪子裏喝一碗的。
當老人家把茶碗裏的茶用刷子拍打的全是沫子的時候,遞給了打盹的吳熙,吳熙一看,果然是好手藝,看來自己的茶具並沒有讓這些手藝人的手藝退化多少。
喝了一口,茶很好,老人很慈祥,三月份的天氣也很溫柔。
“茶很好,老人家不會隻是想要請本候喝一碗茶這麼簡單吧?”
既然這家茶棚就是為了自己而搭建的,那麼,隱藏身份就顯得很愚蠢。
“吳候的品味很高,老朽用了渾身的解數,就是想要吳熙喝的痛快才是。”
老者說話聲音渾厚有力,眉宇間英氣逼人,不像是一般人家的老人,你非要說他是個賣茶葉的,沒人會相信。
“本候記得這個鋪子以前是家雜貨鋪子,能讓朱掌櫃心甘情願搬走的人,整個東京城恐怕不多了。”
吳熙試探性的說道,就是想看看老者有什麼反應。
果然,老人家手底下停了一下,又開始給旁邊的小罐子裏倒滿水,那裏麵還有茶葉需要慢慢的熬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