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熙和韓世忠隨便逛了逛,聽了一會兒曲子,喝了點茶,根據現實情況,對金人和遼人的態度交換了意見,達成了一些統一,不過有點小分歧,就是到時候誰去領兵作戰得問題。
這都是小事了,隻要一舉蕩平北方,一百年不聞刀兵,他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既然政見相同,那麼就會是永久的朋友,朝廷把他們的家安在一起是有用意的,兩位都是青年才俊,軍事能力突出,是後起之秀,必然有很多軍事上的共識,這樣一來,討論起軍情也比較方便。
反正從他們回到京城到現在過去半個月了,一直都沒有上過早朝,原因就是生病了,去不了。
趙佶派人來催了幾回,吳熙是打定主意不上朝,不管你說出什麼花樣來,就是不去上朝,反正生病了,這病一年半載的好不了。
再說了,自己的孩子才剛剛出生,不希望自己的爹爹到處亂跑。
她已經來到這個世界半個月了,笑起來很好看,也願意笑,很少哭,隻有沒有奶水吃的時候,才哭幾聲。
吳熙給她取了一個小名,叫大花,如果有老二的話,就叫二花,真是一個可以往下很長的名義字,不知道他要生到幾花才算完。
大名還沒取,要等到天覺先生來到東京之後再取,聽說他老人家身體不是很好了,但是依舊堅持看書學習,做學問,精神可嘉。
吳熙離不開東京,要不然真的想要去長安看看他老人家。
不過聽說下個月他就要來東京了,所以起名的這個任務,就要教給他了。
子午營接受完皇帝的檢閱,領了封賞,就會到了長安,不過二狗子他們是吳家的家將,自然是要回來的,這幾天,他們老哥幾個在一起,喝的天昏地暗的不知所以,吳熙也懶得管,隻要不是原則上有問題,就會讓他們自主的解決問題。
朝堂上也有熱鬧可看,童貫雖說閉門謝客,但是早朝還是上的,麵對禦史孜孜不倦的彈劾吳熙藐視皇權,童貫在心裏偷偷的笑了。
剛開始的時候,趙佶也不當回事,認為吳熙日被有功,身體疲倦,在家休息一段日子也就是了,這都快過去一個月了,還不見吳熙露頭,這下就有些懷疑了,這吳熙究竟是生病了,還是真不想上朝?
於是讓人傳旨,五天之內必須要在朝堂上見到吳熙。
彼時,吳熙正和韓世忠飲酒,老孟匆匆跑過來,拿著聖旨遞給了吳熙,吳熙看了之後,遞給了韓世忠。
韓世忠走馬觀花一遍,就還給了吳熙,覺得自己也要去上朝了。
這麼多天被這個小子拉住,自己都快被朝堂忘記了。
可是就在這時,太子趙桓駕臨,讓他們二位猝不及防。
二人起身迎接,太子象征性的免禮之後,加入了二人的酒席之間。
喝退了左右,太子本來的麵目便露了出來。
“吳兄,長安一別,匆匆數月,實在想念啊!”
“拉倒吧,你是想念我們家的飯吧,也好,馬上晚飯就要開了,留下來吃頓便飯可好?”
“那就叨擾了!”
“良辰兄意下如何?”
“悉聽尊便!”
“那就好,今天我們開懷暢飲,不醉不歸,太子殿下,你確定你回去的晚了,太子妃會給你留門嗎?”
“這些都不是你操心的事情了,太子出行,護衛暗哨一大片,你們家現在已經被大內圍的水泄不通,保不齊裏麵就有太子妃的線人,我們這裏說的話,恐怕人家早就知道了。”
韓世忠也不是一個悶罐子,對於這種場合的玩笑說的很到位。
“那就妥了,本來是我親自下廚的,但是最近我發現廚娘的手藝突飛猛進的厲害,我知道的那些菜係,全部被他們學了個幹淨,而且還比我做的好吃,所以啊,你們等著就好了,絕對會讓你們不虛此行。”
吳熙說的很自信,太子和韓世忠一臉的期待。
“吳兄家裏的飯菜做的好,酒也好,生意在全國鋪開了一大片,真是羨煞旁人啊,最讓人羨慕的是達到這樣的高度,僅僅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這找誰說理去啊?”
這是太子的大實話,得虧他生在了皇家,要不然他什麼都不是。
“你都是太子了,整個天下都是你們家的,你還羨慕我的那點家產?”
吳熙和趙桓沒有多少隔閡,先前在長安建立起來的關係,讓他們現在說話很隨意。
韓世忠比他們兩個稍微大一點,但是,總體上沒有多少代溝,也是能聊到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