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幸福的吳老爹(1 / 2)

吳老爹的日子本來過的很好,就是因為老道士的一句話,改變了他本來平步青雲的後半生。

慢慢的,住在吳老爹周圍的人都搬了家,偌大的石頭山上就剩下他一個人還在堅守。

每當夕陽西下的時候,吳老爹坐在街畔的那塊大青石頭上,嘴裏叼著自製的煙鍋,吧嗒吧嗒的抽著,眼睛眯成了一條縫,看著不遠處的人們三五成群的在一起閑聊,多少還是有些羨慕。

不過現在這一切和他沒有任何的關係。

輕笑一聲,在鞋底上輕輕的磕掉抽完的煙葉,背起手,唱著“一座座山來一道道溝,我照不見那妹子我不想走,遠遠的看見你不敢吼,我揚了一把黃土風刮走……”就鑽進了用草搭起來的屋子裏。

造成吳老爹現在這種局麵的是一個年輕的道士,說他是九宮傷天命,一輩子孤苦無依,最後不得好死。

吳老爹自認為沒有做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竟然會招來這麼大的災禍。

是不是傷天的命,自己知道,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能傷到誰?

想來想去,隻有二丫頭的事情最為可疑。

嗣武城的張姥爺看上了二丫頭,吳老爹是無論如何也競爭不過的,鑒於二丫頭不想嫁給那個糟老頭子受苦,她的家人才想出了這麼一條毒計來讓他們徹底的斷了來往。

他們的目的達到了,同時也斷送了一個年輕人的一生。

生人勿進成了村子裏的笑柄,這些愚昧的人隻知道麵朝黃土背朝天的刨食,卻喪失了最起碼的人性道德。

院子裏的黃狗是吳老爹唯一的大伴,隻有他不嫌棄自己,從一而終的跟在自己的身邊。

下午還有一些剩飯,全部都倒在它的食槽裏,看著它狼吞虎咽的吃食也是一種幸福。

幸福必然是有連貫性的,就像今天早些時候,在後山的小路上,撿到了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夥子。

這小子明顯就是一個野孩子,而且在山裏麵待得時間應該不短了,盡然不知道現在是何年月。

“小子,現在是宣和元年六月,山裏麵的日子不好過吧?就算是要逃兵災,也要找個像樣子的地方,你看你渾身上下穿的,沒有一處是好的,來,把衣服換上,一會兒我給你做些飯食,吃過之後再睡一覺,明天早上起來,你就什麼都想起來了。”

吳老爹說著就扔過來一些粗麻布的衣服。

可能吳老爹覺得吳熙穿的有些少,又在沙漠裏走了幾天,身上的衣服早就破爛的不成樣子了。

“什麼?宣和元年,那不就是宋徽宗……”吳熙說到這裏覺得有些失言,趕緊閉上了嘴。

宋徽宗是趙佶的諡號,現在的人並不知道。

“你說什麼?”吳老爹似乎對這些很感興趣。

“沒什麼,隻是隨便說說,小子感謝老爹的救命之恩!”吳熙說著倒頭便拜,隻不過穿的衣服有些不合體,看上去很滑稽。

吳老爹趕緊把吳熙扶起來,眼睛瞬間就變得通紅。

“您怎麼了?”吳熙對吳老爹的反應有些好奇。

“沒什麼,隻是覺得這個世界真的很滑稽,有時候幸福的要死,有時候又他媽的真操蛋!”吳老爹說話的時候帶著悲憤。

誰說不是呢,上一秒還好好的在現代化的都市裏享受現代科技帶來的便捷,下一秒就來到這個倒黴的兩宋交替時代,找誰說理去?

心下這麼想著,嘴裏可不能說出來,在這個沒有一點人權的社會裏,話語權自然也不會在勞動者的手裏。

見吳熙有些愣神,吳老爹還以為嚇到了孩子,語重心長的說道:“孩子啊,不是老爹不想留你,而是不能留你,九宮傷天可不是一般的命數,親近者死,沾染者亡,這麼些年老爹就沒有養活過一頭豬,這條狗算是活的時間最久的了,所以啊,不管我有什麼樣的借口想要把你留住,都是不可能的了。

你走吧,明天天亮就走,去嗣武城裏看看有沒有你的親戚什麼的可以投靠的,老爹隻能幫你到這裏了。”

吳熙算是聽明白了,感情在這裏等著自己呢,不過看樣子他也不是那種不近人情的人。

剛才醒來的時候吳熙就看了周圍的環境和基礎設施,已經把眼前的形勢猜了個八九不離十了。

如果是因為窮,吳熙完全能理解吳老爹的做法,但是拿命數來打發人,似乎有點說不過去。

難道說這裏麵還真有什麼隱情?

還沒等吳熙開口問,吳老爹就開始哭訴這些年來自己的遭遇,壓抑的太久了,需要找個人來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