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並無異議。”
蒙義:“接下來就是刑律,秦律講求輕罪重罰,除了懲治罪犯之外更重要的是警醒軍民百姓和士人,讓他們看到違反律法的下場是多麼悲慘,懲罰是多麼嚴厲,以此起到當頭棒喝的功效。隻有這樣才會讓所有人有畏懼之心,才會時刻提醒自己不要觸犯秦律,也才會主動了解秦律內容,加上各級官署官吏教化百姓,是百姓知法、懂法、守法由此大秦法治之國的基礎才算大成。由此可見刑律是秦律中最為重要的律令需謹慎對之。百裏詢,你修訂刑律大體上寡人很滿意,唯有謀逆之罪在量刑上是否過重?是否應該分清主次,是否應當考慮罪責輕重?”
蒙義的話讓厲陽等人心中湧起一股熱流,眾臣都明白蒙義這話的意思是提醒百裏詢應該怎麼對謀逆從犯進行量刑,說白了蒙義是想給百裏詢一個自救的機會。蒙義身為國君而百裏詢是個戴罪之身,大殿之上身為國君的蒙義沒有用命令的口氣而是以一種探討研究的態度和百裏詢說話,這首先就是對百裏詢才能的認可。蒙義沒提謀逆主犯量刑有何不妥而是直接指出從犯量刑過重,這意思很明顯就是在為百裏詢開脫,這讓眾臣心中無不感動。一國之君話都說到這個份上已經可以稱得上仁慈之君了,不然還要怎樣,當場赦免其罪嗎?那是絕對不可能的,那樣做的話還要律法何用,國君一個人說了算不是更省事。所以眾臣都把目光轉向百裏詢,心裏都盼著百裏詢趕緊借坡下驢哪怕是把自己的罪責減輕一分也是好的呀。
蒙義話中之意百裏詢豈能不知,他低頭擦了一下眼睛隨後說到:“君上之意,罪人心中明白。方才君上說罪人修訂刑律當中對謀逆之罪的從犯量刑過重,此話罪人不敢苟同。自古有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個人從呱呱墜地到開始讀書明理的這段時間內,絕對是最善良最單純的時候,他遇到什麼人就會學什麼人,別人教他什麼道理他就能很快接受。好的朋友和師長還會影響這個人向上向善,反之則向下向惡。罪人竊以為謀逆之罪中的從犯若是主犯之主謀,其罪等同於主犯因此在量刑上罪同主犯,這是極其符合秦律輕罪重罰的理念的,故此罪人才做了這樣的修改。君上和眾位大人心裏都清楚這對大秦是有利的!”
唉,大殿之內響起一片歎息聲。蒙義站起身來來到百裏詢麵前,他並攏二指點著百裏詢的腦袋說到:“寡人真不知是應該誇你還是該罵你。改改,再去改改,別的不改,就把這條改改可好?”
蒙義的語氣讓眾臣眼窩一熱紛紛低下頭去,厲陽一邊擦著已經流出來的眼淚,一邊看著蒙義和百裏詢微笑。
百裏詢抬起頭看著蒙義說到:“君上是要罪人重罪輕罰嗎?這與大秦律法的根本宗旨背道而馳,罪人恕難從命!”
蒙義氣得背著手繞著百裏詢轉了好幾圈兒,甚至已經抬起了腳可最終還是放下。蒙義繞到百裏詢麵前彎腰伸出雙手按住百裏詢的肩膀說到:“寡人賜給你的鬥篷你沒翻開看看?”
百裏詢:“看了。”
蒙義:“裏麵的東西代表的意思你不明白?”
百裏詢:“明白,君上是要罪人修訂秦律之時務必多方比較,因此罪人用那些東西換了不少書籍法典回來。”
蒙義:“你!靈兒把蒙俯最好的廚子派到你家是什麼意思你不明白!”
嗚嗚嗚,大殿之上突然傳來一陣壓抑不住的哭聲,那是一些年輕的大臣被蒙義這種細心而又出於無奈的安排所感動,抑製不住的哭了出來。
黃皓擦了吧眼淚喝到:“禁聲,君前失禮者罰俸鞭刑!”
一個年輕官員哭著站起身來到百裏詢身後跪倒在地說到:“君上待臣子如同父母,臣殿前失儀甘願領罪受罰。但臣隻想說,君上,罪人百裏詢所修訂之刑律臣舉雙手讚同,臣請君上收回成命,刑律隻字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