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幫孩子走進深山,一路上也不見他們說話打鬧,而且一個個步履飛快穩健,排出的隊形也很符合行軍之法,顯然是經過訓練的。那個小丫頭扛著大木棒子走在最後,在距離這幫孩子幾十步開外,一個身影忽左忽右的跟蹤著他們。
當轉過一個山彎的時候,那個跟在孩子們身後的人緊走幾步追了上去,當他轉過山彎時卻驚訝的發現那幫孩子不見了。這人蹲在地上查看足跡,就在這時,那個小丫頭從樹後悄悄走了出來,輪起大木棒砸在那人腦袋上。
砰,那人應聲倒地,小丫頭得意的杵著大木棒喊到:“小三小四把他捆了,這人不禁砸一下就暈,嘿嘿。”
倆小男孩從樹林裏跑出來把被打暈的人倒背手腳捆住,然後用一根粗木棍從中穿過,哥倆一使勁就把那人扛了起來。
“大姐,今晚戰果頗豐,師傅見了定會高興的。”
“那還用說,快走,我困了。”
溫暖的陽光透過窗欞照在潔淨素雅的房間內,晨風輕輕吹動榻上青色的帷幔,蒙義躺在榻上睡得很是踏實。當一縷陽光照在蒙義臉上的時候,蒙義皺起了眉頭,他睜開雙眼看看周圍環境之後緩緩坐了起來。
衣服全換了,是素白的錦緞衣衫,幹淨整潔還帶著淡淡的芳香。屋內的陳設雖不奢華但是每樣家具都是精工打造用料考究,而且整個房間窗明幾淨一塵不染。靠近窗子的地方擺著幾盆盛開的杜鵑花,這讓整間屋子素雅當中多了幾分靈動。
床榻對麵一張紫檀條案上放著蒙義的兩把狼刺,蒙義隨身隨身所帶的東西一樣不缺,也放在條案上,在條案後麵靠牆處的木架上是蒙義的鎧甲。
蒙義查看一番確定沒缺啥少啥之後,不由得心中奇怪,這幫人到底啥來頭?看樣子也不想劫匪,因為劫匪不會把搶到手的東西還給原主,更不會對肥羊這麼好。蒙義站起身來到門邊,就在他要退們的時候,房門自己打開了。一個一身素白衣裙的小丫頭站在門口。
蒙義:“你是?是你!”
蒙義認出來了,這個小丫頭就是昨晚敲了他兩棒子的那個丫頭,不過此時這丫頭一身打扮卻顯得文靜雅致,這丫頭雖然隻有十三四歲的年紀缺生的是粉雕玉琢,唇紅齒白,麵若桃李。滿頭青絲在頭頂上梳成兩個圓髻,細碎的齊眉劉海讓這丫頭顯得很是俏皮。那雙靈動的大眼睛,咕嚕嚕的來回轉動充分說明這丫頭看似文靜實則是個伶俐異常的人。
小丫頭一見蒙義認出了自己,先是一驚隨後笑嘻嘻的說:“是我,我是奉師父之命給你送飯的,你知道我是誰嗎?”
蒙義:“不知道。”
小丫頭:“太好了,飯菜給你,我走啦。”
說完之後小丫頭把托盤遞給蒙義,等蒙義接過之後小雅走轉身跑了。蒙義端著托盤看著小丫頭跑遠,又見從緊挨著自己的房間裏也走出一個小閨女,於是蒙義上前問到:“姑娘,這是哪裏?我的兄弟在嗎?”
這個小閨女很有禮貌,對蒙義行了一禮之後說:“世子說的是肩頭中箭的那位叔叔嗎?他就在這間屋子裏,家師已經為他療傷,現在他已經醒了,世子可以去見他了。”
“多謝。”
蒙義把托盤遞給小閨女隨後走進房間,隻見蒙登正坐在桌案那裏大吃大嚼,他身上也穿著素白衣衫,隻不過可以看出他的雙肩綁了一層厚厚的布。
蒙登一見蒙義進來立刻站起身說到:“蒙登拜見世子。”
“別客氣了,吃飯吧。那位姑娘,請把我的飯放到這裏。”
“喏。”
小閨女把托盤放在蒙義麵前跪坐在他身旁布好碗筷之後施禮道:“請世子用膳。”
這就不是一般家庭的溥儀所能擁有的禮節了,由此可以看出這絕對是個大家世族的府邸。蒙義用餐時那個小閨女就在一旁伺候,一舉一動之間頗為合乎禮儀,蒙義不由的問到:“請問姑娘,你家主人是誰?”
小閨女答到:“家主出門在外還沒回來,不過這裏的一切由家師做主。”
“我可以見見令師嗎?”
“世子稍待,待婢子稟報家師。”
小閨女施禮之後起身離去,蒙登說到:“好大的規矩,我都不敢敞開了吃了。”
蒙義:“現在可以了,快吃。”
倆人風卷殘雲一般吃完了飯菜,就在這時那個小閨女推門進來施禮之後說到:“家師請世子到淩霄閣一會。”
“淩霄閣!這裏是岐門?”
“正是。”
蒙義的心一下放進了肚子裏,到了岐門還怕什麼呢,於是在小閨女的引領下蒙義來到了淩霄閣。
淩霄閣依山而建位於岐門最高處,巍峨高大氣勢不凡,主閣高達百尺以上,用現代的尺度來說大約高五十多米,整個淩霄閣高低錯落形成了一片建築群。其下部為青石堆砌的高台座分為兩級。台座以上的主閣取“明三暗七”格式,即從外麵看是三層帶回廊建築,而內部卻有七層,就是三個明層,三個暗層,加屋頂中央最高的那層合為七層。主閣瓦件全部采用青瓦,正脊鴟吻約有兩人多高。勾頭、滴水均特製瓦當,勾頭為“直上淩霄”四字,而滴水為鳳凰圖案。台座之下,有南北相通的兩個瓢形小湖,北湖之上建有九曲風雨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