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二章 姐夫你看啥(1 / 2)

華章宮的正殿高大寬敞,此時齊國君臣齊聚於此。當蒙義在田襄和張固的陪伴下步入正殿之後,居中而坐的呂購撚著胡須笑眯眯的看著越走越近的蒙義。他不住地點著頭,顯然是對蒙義喜歡極了。齊國公卿們一見自家君上對秦國世子如此青睞,都禁不住認真打量起蒙義來。

贏來之名他們是聽說過的,算得上是少年成名,但一直以來諸侯們聽說的都是關於贏來如何驍勇善戰,如何機智果敢。可就在昨天,這位大秦世子的一闕《短歌行》讓整個臨淄城為之轟動,一句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讓聞者心生無限感慨,也讓齊國公卿們對大秦世子有了新的認識。

蒙義快步來到呂購麵前跪倒便拜。

“秦國世子贏來拜見齊公。”

“快快免禮,哈哈哈哈。贏來,你長大了,你和以前真的不一樣了。好哇,很好!快快請坐。”

呂購指著自己右手邊呂祿甫之側讓蒙義坐,蒙義拱手一禮說到:“贏來拜見祿甫兄。”

呂祿甫站起身來回禮之後說到:“早就聽父君說起過你,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賢弟請坐。”

待二人坐定之後張固拜見呂購,呂購哈哈一笑說:“上卿張固,越發的有重臣氣度了,快快入座。眾卿,今日秦國世團來到大齊,寡人甚是喜悅。秦國世子贏來是寡人親自為姬薑選定的夫君,秦國世子的到來讓寡人喜不自勝,贏來之名聞達於諸侯久矣,他人還沒進城才名卻被過人廣為傳頌,寡人有如此佳婿豈能不與眾卿同慶。擺酒為贏來姬大秦使團接風,宣舞樂讓贏來世子心讓我們齊國的風尚!”

“君上命,擺宴,宣歌舞!”

當酒宴擺好正殿中央空出供歌舞表演的場地之後,蒙義不禁暗歎這大殿比西垂宮大的太多了,要是像西垂宮那麼大的話光是這些表演歌舞的伶人就足以踩得滿滿登登,連轉身都費勁就別提什麼歌舞助興了,齊國果然是大國。樂聲起,歌舞蹁躚,蒙義被這宏大的歌舞場麵震驚了。

說到齊國的音樂藝術就不得不說齊國的文化成就,自薑太公封齊建國之後,齊國曆經西周、春秋、戰國,終漢而止,曆史長達八百餘年。在這八百餘年中,齊國的綜合國力雄踞春秋五霸之首,戰國七雄之一。國家的強盛造就了燦爛的齊文化,齊國曾出現中華先秦文化史上存在時間最長、人數最多、影響最大的“稷下學宮”。是迄今為止,世界曆史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所擁有的偉大文化現象。

即便是在西周末年東周之初的當下,齊國無論是經濟總量還是思想文化的總量,所占的份額都是列國當中最大的。在此之後,齊國更是幾乎囊括了整個華夏大地上所有重要的思想家和藝術家。正因為有如此深厚的文化積澱,有穩定的國內外環境,有發達的經濟和豐厚的財力支持,才使得齊國的音樂藝術得到了極大的發展與繁榮。

所以說齊國的音樂藝術之所以能夠得到積極發展並取得突出成就,首先是薑太公立國之初,在經濟上製定了以發展工商業為主的經濟方針,即“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使齊國的工商業得以迅速發展,經濟實力得到了很大提高,為民間音樂文化的興盛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其次在文化上齊國不像魯國那樣采取“變其俗,革其禮”的強硬文化政策,而是采取了“因其俗,簡其禮”的寬容文化政策。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寬鬆的社會環境,為齊國民間音樂藝術的發展與繁榮創造了必要的條件,最終才形成齊人好樂,“齊右善歌”的繁榮局麵。

齊國的音樂藝術分為宮廷禮樂和民歌兩種。齊國民歌以“好諷、善哭”為其鮮明的地域特色。諷刺歌曲是齊國民歌中的主要部分,諷刺對象從統治階級到平民階層無所不包,它刺亂,刺淫,刺荒,刺無禮,刺好高騖遠等等,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而齊國的宮廷音樂分“雅樂”和“燕樂”兩大體係。宮廷音樂也稱官樂,它相對於民間音樂而言。所謂雅樂,就是用於祭祀天地、神靈、祖先等典禮中表演的樂舞和演奏的音樂,其名稱的由來取自歌辭“典雅純正”之意。雅樂廣泛用於郊社、宗廟、宮廷儀禮、鄉射以及軍事大典等各個方麵。

“燕樂”又稱“房中樂”,為宮廷宴飲時供娛樂欣賞的歌舞音樂。而燕樂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韶》樂,蒙義和秦國世團現在看到和聽到的就是《韶》樂。

《韶》樂最早是古東夷族人舜所作,是古東夷人的一種非常優美、動聽、宏偉的音樂。齊《韶》分九個樂章,第一樂章為器樂合奏,清晰的鍾鼓磬奏響,隨之琴瑟、笙竽等樂器加入,恢弘壯麗的樂聲仿佛描繪出了一幅齊國百廢俱興、蒸蒸日上的宏偉畫卷。接下來是歌、樂、舞交織在一起的七個樂章,依次演出,剛柔相間,動人心弦,以高昂的音樂、雄壯的歌聲、莊重的舞蹈和優美的旋律,歌頌齊國的強大富庶和舜帝的偉大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