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五章 九鼎現(2 / 3)

轉眼之間大殿之內輕歌曼舞滿眼春色,玥贏拉著靈兒回了後宮。姬仇靠近蒙義問到:“這是狼刺留下的計策嗎?”

蒙義:“是,大秦是尊王複土,晉國則是尊王拓土!我已經有所準備,大哥隻需依計而行。”

姬仇:“消息可靠嗎?”

蒙義:“姬望巡視北地虢族已成定例,我等覲見王上就是為了把虢公翰誘致洛邑,虢公翰不在姬望將失去臂膀,機不可失!”

姬仇:“就依你之計!”

兩天後,秦國、齊國、晉國使團離開冀城前往洛邑覲見周天子姬宜臼。消息傳開之後,依附姬宜臼的諸侯紛紛趕來加入到秦晉齊三國使團中,而姬掘突則風風火火的從鄭國都城出發趕到半路等著姬仇和蒙義。

姬仇和蒙義走得並不快,但是卻把覲見天子的消息廣為傳播,如此一來天下諸侯震動,姬宜臼自然是喜出望外。自他登基以來幾乎就沒有諸侯來覲見,這讓他懊惱不已。但是現在他夾在晉鄭兩大國之間,姬掘突又是大周司徒,忙著完成他父親姬友製定的征服東方諸侯的策略沒空搭理姬宜臼,姬仇忙著開疆拓土剿滅周圍戎狄還和虢公翰陳兵對峙,更沒時間覲見姬宜臼。其他諸侯都看著姬仇和姬掘突的臉色行事,他們不動其他諸侯也不敢主動覲見。姬宜臼內心在怨嘴上卻不敢說,而且最近他心灰意懶,每天隻知道追思姬宜後,就連朝政也懶得過問,反正也沒多少事交給卿士們就行了。

當姬宜臼得知秦晉鄭三國來覲見,尤其是還有齊國使團的時候,姬宜臼頗有撥開雲霧見月明的感覺,他知道這一定是贏來起了作用,姬宜臼的心裏有升起了希望。畢竟贏來是他的表弟從小和他關係親厚,姬宜後不在了還有贏來可以依仗,姬宜臼相信自己把岐豐之地封給大秦的一招已經收了大秦之心,就算天下諸侯都不承認他大秦也會始終站在他這一邊,姬宜臼的雄心再次勃發。

洛邑,是周代國都洛陽的古稱,位置在今天的河南洛陽。其名稱來自於“八方之廣,周洛為中,謂之洛邑”。周代金文稱其為“成周”、“中國”、“王(城)”等。

洛邑仿照豐京鎬京在瀍水東西兩岸分別建有成周城和王城。西周的定鼎者周武王克商之後建立周朝史稱西周。在西周初年,周武王為了便於控製東方廣大的領土,於是考慮在今洛陽一帶營建新都,可惜武王滅商不久即已去世,接著是“三監”叛亂,周公東征。

為了完成武王營建東都的遺願,更重要的是鞏固周初政權,達到中天下而立以經營四方的目的,周公在東征之後,即著手在洛邑營建東都成周。

周公為了經營東方,在洛水北、瀍水東、西築了兩座城,總稱洛邑 ,西麵是王城,是宮寢之所在之地。東麵是成周,是宗廟之所在之地,也是殷移民所遷之處。澗水、瀍水之間是周人聚居區,瀍水以東是殷人聚居區。犬戎滅西周之後,姬宜臼遷都洛邑,居王城。

為了迎接諸侯覲見,在諸侯麵前展示天子的權威,姬宜臼下令打開庫房將蒙義送給他的那件禮物請了出來擺放在承天殿內。

在鎬京城外諸侯擁立姬宜臼的時候,蒙義曾送了姬宜臼一件禮物。等到姬宜臼遷都洛邑之後,這件禮物被蒙義秘密送到了洛邑王城內,被姬宜臼封存於庫房之內。本來姬宜臼得到這件禮物之後第一時間就像展示出來,但是蒙義傳訊姬宜臼阻止了他的行為。因為此時姬宜臼剛剛登基,大周國力天子權威下降的不是一點半點,姬宜臼本身就有弑父殺弟傳位不正的嫌疑,此時亮出這件寶物恐怕會引起諸侯覬覦。

姬宜臼聽從了蒙義的勸阻,一直將這件寶物封存在庫中。如今恰逢這個機會,姬宜臼也以為蒙義已死變自作主張取出寶物放在了承天殿內。這件寶物就是大周傳國重器,九鼎!

九鼎,是華夏王朝的代名詞,以及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奉為象征國家政權的傳國之寶,是和傳國玉璽一樣的國之重器。

九鼎重新出現在承天殿內這讓大周臣子們欣喜若狂,也讓得到這個消息的諸侯們內心掀起了狂瀾。虢公翰坐不住了,本來他是要陪著姬望巡視北地虢族的,但是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他和姬望商議一番之後調集了一萬兵馬打著覲見天子的名義前往洛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