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把姬掘突噎的啞口無言,最後姬掘突隻好派人去找贏來,希望贏來能出麵,但是贏來麵臨的問題和姬掘突一樣,姬仇對付長平的辦法和對付姬掘突的辦法如出一轍。隻不過,大秦是先有準備,沿著長平兩側修起了一串戍堡,有效的製止了晉軍的蠶食。而且秦軍不好惹,隻要晉軍敢於跨國分界線,那絕對是有去無回,所以長平依舊牢牢控製在大秦手中。
贏開自然也接到了消息,但是贏開隻看了一眼就隨手扔在一邊。憑大秦和申國的關係,不出兵幫著申國就算對得起姬宮湦了,想讓大秦攻打申國,簡直是開玩笑。
於是,姬宮湦征討申國的大軍足足準備了一個多月才算正式集結完畢。兵不多,兩萬人。因為大部分六師精銳被姬友調走了,還有一些在鎮壓平民起義的過程中消耗掉了,現在這兩萬大軍中八成以上是新兵,能打的老兵沒剩幾個,這戰力可想而知。
反觀申國,由於長期和戎狄作戰,軍隊的戰力很是強勁,但是申國的常備軍並不多,滿打滿算也才八千人,加上姬宜臼逃到申國時追隨他的那些六師精銳將將一萬出頭,在兵力上處於絕對劣勢。但是申國是本土作戰占據地利,六師是勞師襲遠而且是糧草供應不足。這是沒辦法的事情,這二年姬伯服、虢石父、尹球之流大肆侵占土地隻是百姓流離失所田地荒蕪,大周的糧食隻能勉強維持到下一季新糧收獲,這麼大的軍事行動所耗費的糧草可是不少,鎬京周圍不可能籌集到,隻能從東都洛邑(今河南洛陽)籌集運至鎬京,再從鎬京運往前線。路途遙遠不說,中途的損耗非常大。十成糧草運到鎬京至少要去掉四成以上。因此天子六師開進到距離申城八十裏外的時候就安營紮寨,積蓄糧草物資準備和申國軍隊來一場決戰。
因此綜合各方麵利弊之後可知,雙方基本處於勢均力敵的狀態。但是期間有一個變數,那就是吳越之戰已經到了僵持階段,雙方國力耗損得差不多了也打不動了,在近期內有很大的可能雙方會罷兵言和。到那時姬友的大軍就可以揮師北上,到那時申國的情勢就會急轉直下,危如累卵。
所以申國此時可以和六師耗著,但絕對不能耗很長時間,必須尋找機會擊潰六師才能轉危為安。申候薑寧幾次想請大秦出兵相助,他知道隻要他開口贏開絕對不會拒絕,而且贏開已經調集一萬精銳屯兵汧渭之會占據關山之利虎視鎬京。隻要薑寧開口,大秦精銳根本就不用去申城,隻需揮師東進就可直抵鎬京城下。
最主要的是這支精銳的主將是王捷,而這支精銳就是大名鼎鼎的,號稱大秦鋒刃的白狼營!主將王捷已經是列國中青年將領中的楚翹,而他身邊還有一位更加出色的軍司馬,他就是蒙狼刺!
但是申候權衡再三最終還是沒開口,因為大秦是薑寧一家包括姬宜臼和申後最後的容身之地,而且自從大秦和犬戎因為聯姻之事雙方之間關係降溫之後,邊界上時有摩擦。若是大秦參戰,速戰速決倒也罷了,怕隻怕打成了持久戰,那不僅是申國承擔不起,大秦也會腹背受敵。諸侯可以不幫助周天子,但是聯合起來打大秦那還是很有可能的。隻從士子不得入秦這個做法來看,諸侯對大秦的抵觸可想而知。所以不到萬不得已,薑寧是不願動用大秦的。
好在申候的密友繒國國君繒候率三千兵馬趕到申城,這讓申候踏實了不少。而周天子的六師則繼續保持對峙,有限度的向前推進三十裏,這是打算跟申國耗著,等待姬友大軍的回援。雙方是個有打算,就像兩隻刺蝟一樣小心翼翼的靠近彼此,等待一擊斃命的機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