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不要,妹妹身為側妃能為大王誕下子嗣,妹妹心中知足了。大王總會來的,就算不來隻要能為彘兒賜名確定他身份也就是了,其他的妹妹不敢奢求。”
申後憐惜的捧著麗姬的臉說到:“後宮之內,隻有你有禮有節,後宮嬪妃若是都像你,何愁後宮不寧。姐姐就是看不慣那個狐媚子嘩眾取寵,論位分你比她還高呢,怕她作甚。姐姐給你做主,你等著。”
申後母儀天下,又是後宮之主,行事自然大氣,麗姬想攔也攔不住,她送申後和太子離開之後,總覺得心裏不踏實。
三天之後,卿士虢石父帶著姬宮湦親筆所書的王詔來到棲梧宮。
“側妃麗姬接詔。側妃麗姬恪守婦道,循規蹈矩,德行無虧,誕下王子使大周王室子嗣延綿功不可沒,特準晉王貴妃。王子賜名姬宜後(後)。麗姬娘娘,恭喜啦,接詔吧。”
麗姬雙手接過詔書,正要說些感謝的話,卻見虢石父那長著三角眼、山羊胡的刀把子臉上有一絲陰笑一閃不見。麗姬心中一沉,頓感不妙。
丹霞宮中,側妃褒姒滿臉怒氣的對著虢石父說:“那個賤人何德何能竟然爬到我頭上,太子擋在我兒前麵已經讓本宮疲於應付,如今又多了個孽種。看王後和麗姬的親熱勁,想必這孽種長大之後定和太子一條心,可恨!”
虢石父笑答:“娘娘何必如此失態,憑娘娘在大王心中的位置,這後位早晚是娘娘的,到那時伯服王子子以母貴,登太子位易如反掌。”
褒姒問到:“計將安出?”
虢石父答道:“一石二鳥。”
三月後,麗姬吃了申後送來催乳羹後半個時辰便口吐鮮血而亡。王子姬宜後因為吃了母乳,在一個時辰之後口吐白沫人事不省。此事震驚大周國朝內外,周王姬宮湦一怒之下將申後禁足於棲鳳宮,太子姬宜臼遷集賢殿讀書,無詔不得與申後會麵。與此同時周王將申候招至鎬京嚴詞申斥,申侯為保住女兒後位和外孫太子之位,不得不委曲求全,割讓三城之地給周王以平息此事。
夜,鎬京西山大周王陵圍牆之外十裏的一處山坳之內。兩個內侍從馬車上抬下一口小棺材放在地上,隨後開始挖坑。大周祖製,早夭王子不入王陵,選風水絕佳之處安葬。但是世間不乏勢利小人,麗姬母子雙亡,唯一的靠山申後又被禁足,再加上褒姒、虢石父等人從中作祟,姬宜後的葬禮簡陋程度可想而知。
倆內侍並不知道,此時棺中咽氣多時的姬宜後猛地睜開了雙眼,那雙眼在黑暗中爍爍放光,完全不像一個嬰兒。倆內侍忽聽身後傳來砰砰的聲音,回頭一看,那具小棺材正在微微顫動,聲音就是從棺材裏發出來的。
倆內侍壯著膽子來到棺材前打開棺蓋。呼,一雙雪白的小胖手直挺挺的豎了起來,棺材中的姬宜後圓睜雙眼,一張小嘴大張開來,那表情甚是猙獰。
“詐屍啦!”
倆內侍嚇得落荒而逃。
半年之後,姬宜臼千方百計打聽到了自己的弟弟姬宜後埋在哪裏,當他悄悄帶著人找到那座長滿蒿草的墳塋時,姬宜臼忍不住放聲痛哭。他怎麼也沒想到,一個身上流淌著天子血脈的王子竟然孤零零的葬身在如此荒涼陰森的地方,連一個為他燒張紙上柱香的人都沒有,姬宜臼心痛不已。
哭了一陣之後,他命人掘開墳墓起出那具小棺材,那具小棺材才入土半年就已經快散架了,可想而知這就是給普通人家的夭折的孩子準備的薄皮棺材。見此情景姬宜臼又是淚如雨下,他當即命人把準擺好的上好的棺木抬過來準備給弟弟換一下。那知打開小棺材之後裏麵卻空無一物,姬宜臼當時就傻了。等他清醒過來之後忙命人四處查看還有沒有其他墳塋,但找了半天才知道這附近十裏之內就這一座孤墳。
姬宜臼沒辦法隻好把那具小棺材原樣埋回去,把姬宜後穿過的幾件小衣服放進他準備好的棺木中,葬在他選好的風水絕佳之地,做了個衣冠塚。從此以後,姬宜臼每年都來給姬宜後上墳,隨著年齡的增長,姬宜臼心中也漸漸有了幻想,他想著有一天自己的弟弟能夠站在自己麵前脆生生的再叫一聲哥哥。
現在當他看到蒙義胸前的玉璧時,他一眼就認出了那塊玉璧就是當年申後送給姬宜後的那塊玉璧。姬宜臼從小就愛把玩那塊玉璧,那上麵的每一個紋路都印在他腦子裏,就算過一百年他也絕對不會錯。這塊玉璧當年是隨著姬宜後下葬的,如果說有人見財起意挖墳掘墓但也沒必要把屍體也帶走吧,唯一的解釋就是姬宜後還活著,而且就在眼前。
再合理的推斷也隻是推斷,姬宜臼盡管有八九成的把握敢確定蒙義就是姬宜後,但是他不敢說出來,因為他需要仔細想想,他已經懂得的什麼叫謀定而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