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信
網絡環境需法律守護
日前,北京警方打掉一個在互聯網蓄意傳播製造謠言的網絡推手公司—北京爾瑪互動營銷策劃公司。秦誌暉、楊秀宇及公司其他2名成員被警方刑拘。
網絡是虛擬社會,但虛擬社會與現實社會密不可分,造謠、傳謠也不是言論自由。在信息傳播領域,自由和責任是密不可分的。根除網絡謠言,除了網民的自律外,首先需要政府有“及時行動”的意識。從網絡謠言的猖獗和蔓延看,往往是出了一點問題,網上吵開了,權威解說沒能及時出來,“小道消息”就乘機出來。所以,對公眾普遍關心的一些重大和敏感性話題,一旦發生謠言,政府有關部門應及時公開,盡快通過各種渠道發布信息辟謠,提高透明度,不給謠言的傳播留有餘地。
其次,互聯網不是“化外之地”,網絡自由也不意味著監管的空白,加強互聯網監管,法製的規範製約必不可少。雖然已有一些規範,如我國《關於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規定:利用互聯網造謠、誹謗或者發表、傳播其他有害信息,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但還需繼續織密互聯網的法律保護之網,厘清網上言論邊界,嚴懲網絡謠言傳播者。
(河南 劉英團)
發改委史上最大罰單釋放積極信號
國家發改委8月7日宣布,合生元等6家乳粉企業因違反《反壟斷法》的限製競爭行為共被罰約6.7億元,成為我國反壟斷史上開出的最大罰單。
發改委此次拿奶企“開刀”,說明外企在《反壟斷法》麵前並沒有豁免權。釋放的積極信號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其一,凸顯了鐵腕治企的決心。自2008年8月中國《反壟斷法》實施以來,缺少有影響力的案例推動中國的反壟斷。此次國家發改委依據《反壟斷法》的壟斷協議進行執法,對6家奶企罰款6.7億元,這麼高的罰款尚屬首次。相信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的動作,下一步執法力度會越來越大。
其二,利好國內乳業龍頭股。很多洋奶粉的零售價格已遠脫離其真實價值,之所以沒有受到相應的規製,這主要歸咎於反壟斷的猶豫不決,這次發改委掀奶企反壟斷風暴,其利好之處將指向國內乳業龍頭股。
其三,有利於維護市場經濟的競爭性。發改委開出史上最大罰單,其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處罰,而更是為了維護市場經濟的競爭性。我們仍期待多部委多管齊下,嚴格規範市場價格秩序,才能維護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社會主義市場體係。
(廣西 黃春景)
“空中別墅”難合情理
湖南驚現空中別墅,25棟違建全部在樓頂。違規多年,麵對記者,衡陽市委發言人的答複是“保留或整改更合情理”。
違建本身就應該被嚴厲打擊,而將別墅建在樓頂上更顯荒唐。原因非常簡單,在沒有報批立項的情況下,擅自改變樓梯的結構,就有可能出現房屋承受不了增加的重量而造成屋塌人亡的慘劇。
然而,衡陽市政府沒有表現出堅決打擊和拆除的態度,而是當起了違建者的保護傘,這樣的態度還怎麼能堅決打擊違建,堅決遏製違建風潮。也難怪“空中別墅”可以一建延續十多年而且越建越多了。
要想城市宜居,首先就要管好違法建築,這樣才能保護好領地資源,保障未來發展,落實好城鄉規劃,提升城市形象。在強大的民意麵前,政府沒有做出多少切實有效的行動,卻讓人民看到他們為違法者辯護開脫,這不僅損害了政府公信力,也傷害了社會公平。
在違法違規事件麵前,政府官員首先應該分清是非對錯,承擔起維護公共利益的責任,給老百姓一個合理的交代。隻有這樣才能贏得老百姓對政府的信任。
(安徽 章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