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兵部軍機處也對此進行過數回複盤推演,但最終都被認定為,至少有數名修為超凡的趕屍人潛伏在雲夢城內,利用屍潮為引控製城內屍首暴起,從而做局。
這個觀點,得到了金鑾殿上所有人的認可,其中也包括曾經的馮書文。但,自馮書文揭開紫太歲的秘密後,他便完全推翻了這個觀點,而後來他從雲夢城運回的幾具屍首身上找到了類似於紫太歲的痕跡,則更加確認了自己的猜測。
雲夢城裏的屍變不隻在於人為,還有紫太歲的傳染性。
它就好比一縷被濃縮到極致的墨,滴落水缸,水會成為墨的載體,而當墨被水溶解,水也就成了墨。
馮書文深信,無論是壽山屍場,還是雲夢澤屍禍,又或者各地伏屍斷龍地,他們的存在都和紫太歲有著密不可分的聯係。隻不過,當馮書文將這個情況呈報六部尚書府,所有尚書郎對此都表現得嗤之以鼻,他們認為聖人手段詭秘莫測,莫區區紫液不足為道,即便是以聖藥為引那都是情理之中,馮書文這根本就是在題大做。可馮書文萬不敢這般認為。他始終相信,紫太歲就是一種瘟疫,目前所發現的所有屍體身上的瘟疫,都屬於子疫。他們都是被母疫所傳染或可以栽種的。所以馮書文始終都在致力於深挖出紫太歲背後的真相,拿出確鑿證據證明紫太歲的恐怖性,使金鑾殿群臣得以重視這個問題。
所以,他今日來到四方台,以近乎愚蠢的方式詢問向古梵。
隻不過,今日古梵的態度貌似也有些微妙。
微妙之處就在於,他的最後一句話。
若按古梵往日行事風格,他不願意搭理的事情絕對不話多半句。可他沉默多時,最終卻還是給馮書文指了條明路。他:這是聖人的事情,你該去問聖人。那就意味著,古梵知道這是什麼事情,但他卻因為某些原因不能言道,所以要馮書文親自拜山真武,尋找答案。
可馮書文能去嗎?
那是聖人,而他隻是凡人。
雨幕蒙蒙如柳絮飄渺,依舊分不清方向。
夜幕逐漸降臨人間將綿綿細雨遮掩在灰色的昏暗裏,極目遠眺西城的空依舊雷滾滾。西風蕭瑟,略帶蒼涼,西人已老,還能有極多年華?滔滔不絕的江湖水,可以把許多不該提起的事情重新帶回到岸邊,雖然早已時過境遷…
迷局環環相扣,就像縱橫交錯於城郭的巷道,錯綜複雜,但每一條巷子都有銜接大道的機會。夏尋和墨閑就像是一把鑰匙,他們貿然闖入壽山屍場從而打開了一把枷鎖。馮書文則像一雙手,他從厲花所焚毀的遺跡中推開了卸下枷鎖的窗戶。而在這些人的軌跡中,都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位看似極不靠譜的神棍。這神棍就像是位玩世不恭的攪局者,以各種莫名其妙的方式,引導著他所謂的選之人,逐步揭開某道不可泄露之機。
而且,他的事情遠還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