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這段閑暇的時間裏…
夏尋也迎來了他的第一場暴風雨。
那應該是瞿隴開荒播種油菜花的第十二日。東風忽起,南風隨後,北風帶雪飄絮。七封書信,隨信鳥如期而至,降臨瞿隴…
第一封信,必然來自嶽陽問。
送信來的,是那頭七彩大公雞,公雞剛一落地便像看到殺父仇人似的,張牙舞爪地追著夏尋滿山跑。最終還是唐糖看不過眼出手將它擒住,才免了夏尋一個狼狽下場。
七彩大公雞送來了兩封信。
一信是問山的老人家,信上寫著一句極具深度的話--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依然少年。
這句話,夏尋讀懂了絕大部分意思,卻沒明白半生二字含義。按理,夏尋從嶽陽上京到長安國考結束歸去,最多不會超過半年時間,哪裏來的半生可言?
隻不過,夏尋不知此半生並非那半生。問山的老人家站得足夠高,所以看得也足夠遠。他已經隱隱看到了許多注定會發生的事情,他勸誡的不是現在,而是未來。當夏尋能完全理解這二字的含義時,那已經是很久以後。那時物是人非許,多事情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第二封書信來自兩人手筆。曹閣主和刀師傅,他們信書裏的十六個字飽含殺意:
汙我問清白者,死。
薄情寡義負心者,閹。
“……”
見信如見人,縱隔千萬裏夏尋仍能真切地看到刀師傅拿著他的大菜刀抵在自己褲襠下,頓時就被嚇得冷哆嗦,趕緊抽緊褲腰帶,拿過紙筆,毅然決然地寫下十二字回信:清白地可鑒,初心始終如一。
第三封信,自翌日送達,來自於夏淵。隨信而來的還有一枚明黃色的丹藥,信書六字:“神藥,妙不可言。”夏尋見字,毀藥棄信。
第四封信緊隨其後,來自於呂隨風。信上隻有極其隱晦的兩個字:“心。”字語雖簡,但夏尋也能感受到其中濃濃的擔憂。
第五封信自第三日來,這是夏尋最糾結的一封信,是由一隻青鳥兒送來的。但這隻青鳥兒並非常伴於夏尋身旁的那隻,雖然它們外表神韻幾乎都一模一樣,但腦袋上卻少了根絨毛。
這封信固然就來自於北茫。
隨信而來的是一紙婚書。婚書尋常,和普通百姓家的紅媒書並無太大出入,唯獨在女方姓名上留有空位。很顯然,夏尋他爺爺是想讓夏尋自己從中選擇,空缺之處該填芍藥還是填唐糖,皆有夏尋拿主意。
這封信夏尋看之一眼,當下就被眼疾手快的唐糖給一把奪走了。唐糖奪信,理所當然地就把自己的名字填寫在空缺之處。然後就像得勝的將軍一般,將書信折疊於竹簡,第一時間通過青鳥兒送到了嶽陽問山。結果三個時辰後,南去的青鳥兒由問山歸來,同時也送回了一封幾乎一模一樣,就連筆跡都沒有出入的紅紙婚書。不同的地方僅在於唐糖的名字變成了芍藥,而且絲毫沒有被修改過的痕跡。
直到這時候,夏尋和唐糖才恍然大悟。
薑果然還是老的辣呀,夏尋他爺爺可真夠料事如神的。他斷定了當青鳥將婚書送至夏尋手上後,必然會被唐糖奪走。也料定了唐糖會在婚書空缺處寫上自己名字,再把信南寄以炫耀。居然提前將一封婚書寫了兩份,一封給夏尋自寫,一封直接就寫了芍藥的名字送到了問山。如此一來,這婚嫁之事就又重新回到了起點,而且老人家也順利將取決權交到了夏尋手上。這算計,可真叫絕了。直接就導致唐糖醋意大作,她不敢罵夏尋,更不敢責備遠在北茫的老人,就隻好奮筆直書寫落千字罵信,直接轟向問山以發泄。再次挑起了新一輪的爭風吃醋…
而第六封信來得有些慢,也有些奇怪。
此信是第六後送達的,是一封無名之信。但從信上的字跡,夏尋大概可以猜測到寫信者為何人。因為,當今世上還能把字寫出浩瀚劍意的,普之下就隻剩一人。信上書十二字--留以血脈,延以長生,自求多福。
夏尋看信,苦苦一笑。
唐糖看信不解問來何意,夏尋笑答:“有位老人家,想要殺了我。”唐糖再問,夏尋便笑而不答了。
六封信,為夏尋傳遞了六個截然不同的訊息。
問山的老人家之深遠,刀師傅和曹閣主之悲憤,夏淵之急切,呂隨風之擔憂,自己爺爺的放縱,還有那神秘人的殺意。六種截然不同的情緒雖看似皆不著邊際,但若混合一塊,它們就會形成一個模糊的概念,隱隱約約地指向一個點…
這個點,就停留在不久的將來。
夏尋還沒來得及多想,第七封信便緊接著就送到了瞿隴山。這第七封信,是所有信裏最撲朔迷離的一封。它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書信,因為它是通過人的嘴皮子傳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