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我已識得十之**,三易我卻隻通讀命理周易。至於連山、歸藏,至今已失傳數萬載,我如何能通讀得了?”夏尋問答。
老人玩味一笑:
“歸藏乃數使然,數至時你自然能遇上。連山乃皇道,既然是皇道自然便在人間……”“嗬嗬……嗬嗬”老人著著,突然嗬嗬笑起,不再往下。
夏尋懵懵懂懂地回憶著老人的每一個字,話雖短,但字字珠璣大有學問。
過來好一會…
“皇道…地…皇…人……”
“皇策…機……”
“金鑾殿…”
“……”
忽然,
他猛地睜眼張嘴,恍然大悟似的,慌忙道:
“多謝指點”
老人點點頭:“去吧…從正門出,我準備了些禮。”
“這…”
“你的朋友在山下等你了,快去吧…”
“……”
本來夏尋還有好些話想。可是,聽聞老人言中有送客之意,夏尋也不敢再問了,不然會顯得唐突。而且老人家其實已經了很多,話中內容也已經涉及到了某些秘辛。若再深入,恐怕就要觸碰到那些恐怖存在的皮毛了。
這些也不是夏尋這個層次所能私語的…
所以,他隻能無奈地深深向老人鞠躬行禮…
得到老人點頭示意後,便離去入屋。
竹屋不大,方圓十餘丈,屋內陳設雅致古典,透著濃濃地書香氣。穿過廳堂屏風,便是一條延長的石道,石道繞過經樓連通問下山路。
那位少女,手中拿著一巴掌大的瓷瓶,正在正門口候著。
“這是先生為你準備的,名補,共數十二。日後遮若有損,食用一顆便可彌補”少女遞過瓷瓶。
夏尋微微鞠躬,接過瓷瓶:“在下夏尋”
少女還禮:“芍藥”
“告辭”
“再會”
夏尋把瓷瓶放入懷中,往下山石道走去。
“菜譜寫好了,記得送上山來”
“好”
芍藥轉身入屋…
那位老人家,不知何時已經坐在廳堂的太師椅上,低著頭細細吃著手中熟肉。喃喃道:
“這子做菜有一手”
芍藥點頭應道:“恩,真的很好”
老人想了想才抬頭,意味深長地:
“既然如此,那你千萬別去他住過的竹棚…”
今氣很晴朗…
正如夏尋此時的心情一樣,豁然開朗。
苦尋了十多年的事情,在今終於有了些許蛛絲馬跡。夏尋理解夏隱隱瞞他通讀三易方可破道的苦心,那是因為怕他年少輕狂而去鋌而走險。這其中的風險莫大,而且連山難尋,歸藏更難覓。但再難的事情,有個苗頭總是好的…
所以,這應該是他離村以來,心情最好的一。
可是…
當他踏入下山的正路時,不好的預感瞬間襲來
在山下的道口,站著四人兩鳥。夏侯、墨閑、白繡、羅訣,神色慌張地注視著他。
在四人身後數十丈遠,百餘位藍白道袍戴冠修士,怒氣騰騰…
這讓夏尋心底不由一愣,連忙加快了下山腳步。
“出事了?”夏尋大汗淋漓地問道
“尹賜死了…”羅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