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一一填寫。
不過在填寫時他其實也是有些不耐煩的。
畢竟一個個數據,都要手動輸入,感覺確實是挺糟糕的。
這其實也是很多健康類軟件或者減肥類軟件的通病,必須得要讓用戶輸入自己的資料,才能夠得到相關的數據。
輸入的過程麻煩,但不輸入的話,又沒有辦法,因為不輸入數據,就無法玩大數據。
甚至都不知道用戶是男是女,如何判斷他的健康呢?
這和楊想象中的app不一樣,按照他的想象,健康衛士應該是讓你平時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當你的身體有異樣時,健康衛士就能夠提醒你該注意身體了,該鍛煉、該早睡……甚至是智能到告訴你應該喝點板藍根預防感冒了。
不過在目前來看,這肯定是不現實的。
比如每吃的食物是什麼,這必須得讓用戶輸入啊,即便不輸入,也得拍照,不然程序怎麼才能知道用戶每吃的什麼呢?
至於運動、睡覺時間、起床時間……其實倒是有解決辦法,就是利用手環。
現在很流行這玩意兒,各科技公司啥的都在推出各自的手環,能夠測心率、記錄你每的走路跑步數量,然後自動幫你計算出消耗的卡路裏,以及統計睡眠時間之類的。
這些手環楊也有接觸過,他覺得噱頭居多,很多手環都還要來個和夥伴們比一比今的運動量。
這是在擴展社交功能了。
但對於個人健康然並卵。
在楊看來,起碼你手環應該加個功能吧,比如根據用戶的睡眠、運動時間之類的,給用戶優化一下他的生活,在不改變太大的情況下,讓用戶的生活變的更加健康一些。
這種改變是潛移默化的。
比如最開始先讓用戶早睡五分鍾,然後再五分鍾……慢慢的,就會改變用戶的生活習慣,讓用戶的身體更健康。
但目前市麵上的手環,楊是看不到。
可以這些手環,最大的作用就是統計,讓用戶知道自己每幹了什麼,消耗了多少卡路裏。
但真的是然並卵,你統計不統計,用戶每不都是這樣過的嗎?
最關鍵的是,你應該統計之後,再告訴用戶,你應該怎麼做才會更好。
在楊看來,這才是發展的重點。
“現在還沒有開發手環的能力,但應該留下接口,可以和別的手環產品的數據相互連接,這點應該不困難的,這個版本可以不考慮,但下個版本應該考慮才對……”
楊繼續在本子上做著記錄。
然後繼續測試健康衛士。
健康衛士的整個界麵還是比較簡潔的,這是貫徹了楊的想法。
楊把幾個功能都陸續測試了一下。
這些功能都讓他比較滿意。
他還瞎編亂造了幾個數據上去,健康衛士的界麵立即就變紅了,提醒他身體可能有問題,建議去醫院就醫谘詢。
&l;div lass="adread"&g;&l;srip&g;sh_read();&l;/sri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