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抓住杜老根(2 / 2)

故事采用倒敘,微微展開。

這期節目的製作水準很高,引人入勝。

網上很快就討論了起來。

“我去,這不是假新聞吧?醫生爬塔吊,那塔吊有二十多米高,我就是看看都覺得頭暈,別爬了吧!”

“就是,這不是醫生,是超人吧?”

“我去,逗死我了,還‘尿袋子還給我’,這編劇是逗比吧!這弱智的台詞都能寫出來,編劇你出來,我保證不打死你!”

一開始,這種評論是占上風的,雖現實比更匪夷所思,但大家憑常識來感覺,就不覺得作為一名醫生會去爬塔吊,而且是為了一名最最卑微的農民工。

一名微博認證為“南湖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的人發言了:“這是真事,就發生在9月7日,你們可以看看當的報紙,肯定是有報道的!”

這話一開始沒多少人注意,隻有少數人轉發。

不過還真有較真的人。

有不信邪的真找出7日的報紙,一看不由驚呆了。

“大家別質疑了,這是真事,證據馬上發出來!”這話的人還是個大v,得到了很多人的閱讀。

隨後他就把報紙上的相關新聞拍下來傳到網上。

這下大家又是一邊倒了。

“這醫生太好了!”

“這才是醫者父母心啊!”

“我錯了,我不該質疑的,南湖電視台,有良心!”

“‘尿袋子’不是搞笑,這是醫生的苦口婆心啊!誰知道這名醫生叫什麼,我是他的粉絲!”

很快就有大能“人肉”出了這名醫生的信息。

“新聞開局的很清楚,歲的科室主任,又是斯坦福大學的畢業生,這種人在咱們南湖是很少的,我查了下,如果沒錯的話,這人應該是南湖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的醫生,名字叫楊!楊醫生,我宣布我是你的腦殘粉了!”這是一名微博用戶名叫“瘋狂達人”的用戶的。

“哇,楊啊,我聽過這人!”

“前段時間不是他打病人嗎?”

“嗨,樓上的你那是誤聽誤傳,打病人是真的,但事出有因,那個病人插隊要看病,前麵還有發燒三十九度多的病人在等著呢,你們該不該打!”

“該打!”

“這種人就應該打死!”

正在“寶堂”開會的楊接到了向朵的電話,向朵笑眯眯的對楊:“楊醫生,這下你出名了哇!”

楊一頭霧水:“什麼意思?”

“你自己到微博上看看去,你的名字都成熱門話題了!”向朵道。

“我去,不是吧?”

楊頗為吃驚,掛斷電話後,直接用手機打開微博,果然看到自己的名字“楊”掛在微博的熱門話題上,現在已經有八萬多人參與討論這個話題了。

事實上這個數字有水分,微博上的熱門話題是在“##”之間的話題,比如#楊#,這個“楊”就是熱門話題。

而隻要有用戶發帖中帶有#楊#,就明有一人參與討論。

由於微博的轉發性質,很多人或許隻是轉發了一下關於楊的話題,就算是參與討論了。

但即便如此,真正熱衷討論這個話題的起碼也有四五千人,而且由於是地域話題,這四五千人多集中在南湖,也算是有不的影響力了。

見狀楊索性也不矯情,他直接用“洗劍”發言道:“大家好,我是楊,很高興看到大家討論這件事,希望大家支持我們,希望民工兄弟能夠維權成功!”

想了想,他又對自己進行了實名認證,由於實名認證需要過一段時間審核,所以發出認證後,楊就直接關上了手機,繼續開會。

會議的主要內容還是開業時如何接待來訪的領導。

這件事是楊拜托蔣英幫他籌備的。

雖蔣英和吳德樹夫婦二人就要調走了,雖人走茶涼,但依然還是有其應該有的影響力的。

另外一方麵就是楊本身是醫術高明的醫生,大家都想和他交好。

雖背後是蔣英張羅人來的。

但明麵上是楊的公司開業,來的官員們都是給楊麵子,和蔣英不搭邊的,所以他們也不必有什麼心理負擔。

除此之外健康顧問們也會和他們以前服務過關係比較好的官員們進行電話溝通,希望拉更多的人來參加開業。

開業不止是開業,更是一場營銷。

本事就放在寶堂呢。

生意能否一炮打響,就要看開業時的反響如何了。

……

兩百章了,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