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流求來歸(2 / 2)

聽了這話,達曼才安靜下來,暗自猜測著劉子秋會給他們什麼驚喜。當然,達曼並沒有真正死心,等回到自己的部落,他還會派出使者,以一種更強硬的態度向劉子秋提出和親。畢竟達曼雖然狂妄,卻也不笨,在這裏萬一惹惱了劉子秋,隻怕能不能活著回去都是個問題。但隻要回到了草原上,就如魚入大海,達曼相信,漢軍肯定奈何不了他。

這場宴會過後的第二天,也就是臘月二十五,達曼忽然向禮部提出辭行,理由居然是他需要女人。達曼生性確實荒淫,在西突厥的時候,每晚必禦五女方歡。此次來到洛陽,他是滿懷著希望想要嚐一嚐中原女子的味道。誰料,大漢禮部的待客之道已經與前朝不同,居然沒有給他們這些遠方來的客人安排侍女。當然,達曼實在想要女人也可以去青樓。在大漢,隻要向官府做了登記並且按章納稅,青樓也是合法的營生。隻不過,青樓女子不得進入禮部專設用來招待賓客的館舍,而達曼又不願意讓穆林等人笑話,隻得耐住性子呆在館舍裏。這一呆就是十多天,他也確實有些憋不住了。

當然,十多天已經呆下來了,再多堅持幾天也不是不行。達曼之所以匆匆辭行,而且弄出這樣一個上不得台麵的理由,完全是對劉子秋拒絕他和親的提議表示不滿。隻不過,達曼卻沒有想到,他這次舉動卻給他的部落帶來了滅頂之災。這倒不是因為劉子秋心胸狹窄,因為他的突然告辭就對他興師問罪,而是達曼錯過了三天後將舉行的盛大閱兵儀式。錯過了這次閱兵儀式,也就讓達曼失去了一次近距離觀察漢軍戰鬥力的機會,從而導致他對漢軍的輕視依然如故,最終作出錯誤的決定,和漢軍進行了一場注定會失敗的戰爭。

對於達曼的忽然告辭,劉子秋並沒有放在心上,隻是派人送去了二十匹絲綢以示賞賜,甚至連一名四品以上的官員都沒有露麵。因為這時候,劉子秋正召集群臣,在大業殿接見了一支特殊而重要的隊伍。

……

這支隊伍還得從大業三年說起,當時楊廣先後兩次派出船隊抵達流求,也就是後楊所說的台灣,從那裏帶回了一些物產。在楊廣出兵征討吐穀渾的同時,他又派遣虎賁郎將陳棱和大夫張鎮州率兵萬人,再次前往流求。

陳棱這一次前往流求卻不順利。起初,流求當地的酋長、貴族還主動到軍中尋求貿易,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雙方發生了衝突,以致刀兵相向。早在三國時期,流求就是東吳的領土,和大陸之間交往頻繁。但畢竟那裏隻是一座海島,物產有限,當地酋長、貴族掌握的軍力有限,自然不是陳棱所率隋軍的對手,許多人都作了俘虜。

打了勝仗,陳棱便想班師還朝,順便向楊廣報捷。這時候,忽然從嶺南來了幾艘商船,帶來了楊廣駕崩的消息。聽說中原一下子冒出了幾個皇帝,陳棱回去也不知道該投向哪一方,索性便在流求呆了下來,做起了土皇帝。

他這個土皇帝一做就是三年。這三年中,流求與大陸的交往並沒有中斷,尤其在劉子秋改國號為漢以後,更加重視商貿的發展,來往與流求與大陸之間的商船更加頻繁,也給陳棱帶來了許多他想知道的消息,其中最重要的消息自然是關於他在洛陽的家眷。

劉子秋登基以後,對於前朝將領的家眷,無論是戰死還是失蹤,都按月給予一定的撫恤。畢竟這些將領和他之間無論相近還是敵對,都隻是各為其主而已。這些將領一旦失蹤或者戰死,他們的家眷最可能的出路便是淪為別人的奴仆。劉子秋不願意看到這種情況發生,所以對他們進行了接濟。當然,這種接濟並不能讓他們維持一個很好的生活,也能解決溫飽罷了。但正是這個溫飽,讓陳棱動了心思。

知道自己的妻兒仍然好端端地活著,而且都是自由之身,陳棱的思鄉之情越濃。再加之張鎮州是個文人,也是一心想要回到中原。兩個人一經商議,便下了決心。這一次回歸,陳棱率領的船隊先抵達嶺南,然後棄舟登岸,一路北上。因為有了劉子秋事先下達的命令,所到之處,各級官府皆是

預備牛羊酒果,犒賞三軍。這也讓陳棱、張鎮州分外感動,歸順之心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