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大怒,下令攻城。城上矢石如雨,瓦崗殘兵寸步難進。
單雄信見勢不妙,連聲勸道:“王爺,此地不宜久留,速速退往匡城吧。”
匡城在瓦崗以南三十裏,是一座規模與靈昌差不多的小縣城,但匡城卻有三萬守軍,對於現在的李來說,也算一支不小的力量了。
“走!”李密遲疑了一下,終於放棄了收複瓦崗寨的打算。
然而,他所率領的這支殘軍行不數裏,路邊一通鼓響,斜刺裏殺出一隊騎兵,為首一將高聲喝道:“漢大將軍文昊在此,李密還不速速下馬投降!”
“王爺快走!”單雄信照著李密的戰馬抽了一鞭,挺著長槊,迎了上前,與文昊戰在一處。
二馬相交,兩人鬥了有十多個回合,不分勝負。文昊賣個破綻,放單雄信一槊刺來,他卻輕舒猿臂,將槊杆夾住,大刀貼著槊杆削向單雄信的手指。單雄信舍了長槊,反手拔出腰間的寶劍,直奔文昊胸前刺去。這口寶劍是李密所贈,削鐵如泥、切金斷玉,單雄信便想借寶劍之鋒來挫一挫文昊的銳氣。
文昊既奪了長槊,順手就用槊杆迎向那口寶劍。隻聽“嗖”的一聲,劍槊相交,長槊當場被削去一半。文昊微微一愣,旋即哈哈笑道:“好劍!某今天便要看看,是你的劍快,還是某的刀快!”
馬上交鋒不比貼身肉搏,寶劍雖快,終究太短,失去長槊的單雄信很快便落入下風。他雖然拚命揮動寶劍,卻奈何不了文昊那口大刀分毫,相反寶劍的刃口卻卷了好幾處,令單雄信心疼不已。
兩軍陣前,哪容你分神!就在單雄信心疼寶劍的時候,文昊突然大喝一聲,長刀掄起半個圓圈,當頭劈下。單雄信慌忙舉劍相迎。“當”的一聲,火光迸處,寶劍斷成兩截。文昊長刀去勢不減,正劈在單雄信的右肩,深入數寸。單雄信大叫一聲,翻身摔下馬去。文昊卻不肯相饒,又是一刀劈去,竟取了單雄信的首級。
單雄信一死,瓦崗殘軍群龍無首,頓時潰散,死的死,降的降。
文昊再看時,卻已經失了李密的蹤影,心下有些懊惱,不由恨恨地說道:“哼,算你跑得快!不過,也不要高興得太早,就算你逃到匡城,還不是甕中之鱉!”
……
不提文昊在瓦崗寨外大獲全勝,卻說羅士信率領五萬多人馬前往北邊阻擋漢軍援兵,不一時,果見煙塵大作,有無數兵馬殺到,中間一麵龍旗,卻是劉子秋親至,在馬上揚鞭喝道:“瓦崗軍的弟兄們,李密敗局已定,汝等再不投降,更待何時!隻要汝等放下兵器,朕既往不咎!”
羅士信本是隋將,又沒有家眷陷在李密手中,聽了劉子秋的話未免有些猶疑。
這時,劉子秋身邊一將飛馳而出,大聲說道:“士信兄弟,聽秦某一句勸,降了吧!”
羅士信看見那人,不由吃了一驚:“叔寶,你原來已經降了大漢!伯當呢?”
秦叔寶臉色有些難看:“伯當冥頑不化,已被陛下處死。大勢所趨,士信兄弟休要自誤!”
羅士信沉默了一會,說道:“大局未定,現在輕言勝負是不是太早了。”
秦叔寶搖頭笑道:“李密那些小小伎倆又如何瞞得過陛下?此刻,隻怕瓦崗寨都已經在陛下手中了。不信,你回頭看看。”
羅士信回頭看時,果見原本包圍著漢軍追兵的瓦崗陣形已經大亂,李密的圖謀顯然已經徹底失敗,不由低下了頭。
劉子秋見狀也策馬上前,笑道:“羅將軍,你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嗎?隻要你率眾來降,朕保你榮華富貴。”
羅士信環顧左右,皺眉道:“那羅某手下這些兄弟……”
劉子秋哈哈大笑道:“朕赦他們無罪,還會撥給他們田地屋舍。”
羅士信歎息一聲,忽然丟棄了手中長槊,縱身下馬,拜伏在地。
劉子秋大喜道:“羅將軍能夠棄暗投明,朕又多一強助矣!”
正說話間,卻見十數名騎兵疾馳而來,為首一人滾鞍下馬,跪倒在劉子秋麵前,大聲說道:“末將攔阻李密不力,被那廝逃走,請陛下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