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候不僅要反應機敏,也要有出色的武藝,他們都是精心挑選出來的勇士。這樣一支百人隊伍殺入陣中,居然打了那三千人一個措手不及。但他們再勇猛,終究隻有一百人,幾軟衝鋒之後,仍然能夠繼續戰鬥的隻剩下二十多人。
就在形勢岌岌可危的時候,從太穀縣城南邊衝過來大隊人馬,旌旗蔽日,戰鼓滔天。劉武周的那隊伏兵見狀不敢戀戰,終於撤圍而走。戰場上橫七豎八躺著數百具屍體。鄭勇自己中了六刀,幸好沒有傷到要害,仍然可以支撐,但他帶出城外的三百地方軍士兵包括那三名百夫長竟無一人幸存,若不是那支百人斥候隊及時趕到,他也早已喪命了。而那支百人斥候隊也是損失慘重。不過,站在城頭上的崔浩卻是鬆了口氣,趕緊下令打開城門,迎接城外的大軍。
那支及時趕到的大軍並不進城,隻在城北紮下營寨,然後命人傳喚太穀縣令和地方軍統領前往軍營見駕。
盡管出身世家大族,崔浩也算是見過世麵的人,但聽說眼前那個滿臉和氣的年輕將軍就是大漢皇帝,他還是按捺不住激動,趕緊跪倒在地,欲行三拜九叩之禮。
劉子秋卻擺了擺手,笑道:“起來吧,朕不興這一套。你把今日的事說給朕聽聽。”
崔浩這才從地上爬起來,拱了拱手,說道:“啟奏陛下,都是鄭將軍不聽臣的勸告,中了誘敵之計。”
劉子秋轉身鄭勇,沉聲問道:“可有此事?”
鄭勇的傷口已經被包紮了起來,但白色的繃帶上仍然滲出絲絲血跡。他也情知正是由於自己的魯莽才害了那三百名弟兄,不禁歎了口氣,垂首說道:“末將甘願受罰!”
劉子秋擺了擺手,問道:“按照大漢軍紀,他該當何罪?”
柳鬱躬身說道:“回陛下,冒功輕進,以致喪軍亡師者,當斬!不過,如未釀成大錯,可免一死。”
劉子秋點了點頭,說道:“太穀縣城雖然安然無恙,但三百條生命就此消失,有多少父母失去了兒子,有多少兒女失去了父親,有多少妻子失去了丈夫。他所犯的錯誤並不輕於丟城失地。來人,將他拖出去斬首示眾!”
張亮慌忙說道:“陛下息怒!鄭勇昔日跟隨微臣大小數十戰,屢立大功,還請陛下允許他將功折罪。”
劉子秋搖了搖頭,淡淡地說道:“他過去立下的功,朕應該已經有過封賞了吧?那又何來的將功折罪?”
因為張亮是自己手下和文昊並列的大將,對於張亮替鄭勇求情的事,劉子秋也不得不認真考慮,因此並沒有把話說死。張亮一聽,便知道還有機會,連忙說道:“啟奏陛下,微臣願意把爵位自降一等,以贖鄭勇之罪!”
習武之人多重義,張亮也不例外。鄭勇跟隨他鞍前馬後多年不說,在戰場上還替他擋過刀,張亮無論如何也要救他一命!
鄭勇見狀也跪了下來,大聲說道:“陛下,末將不怕死,但請陛下允許末將戴罪立功,替死去的兄弟報仇!”
劉子秋沉吟半晌,方才說道:“戴罪立功就免了。著將鄭勇重責二十軍棍,開除軍籍!”
開除軍籍是很嚴重的處罰,鄭勇即使保住性命,也難免留下汙點,就連他的兒女將來都難以在外人麵前抬起頭來。張亮想要再勸,隻聽左右侍衛答應一聲,早已經將鄭勇叉了出去。
“行了,咱們來議正事。劉武周的前鋒居然已經攻到了太穀,看樣子,咱們的行動還要再快一些。你們有何主意?”劉子秋對部下一向寬仁,但長期下去,部隊將士也難免養成一些驕氣,如果不及時加以糾正,將來恐怕會釀成大禍,雖然有張亮替鄭勇求情,劉子秋還是不願意輕饒他。要知道鄭勇身上多處負傷,他能不能熬得過那二十軍棍很難說。
張亮歎了口氣,說道:“啟奏陛下,臣願為先鋒,衝一衝劉武周的大寨!”
劉子秋麵色一沉,說道:“張亮,鄭勇本是你的親兵,有今日之過,多是你約束部下不嚴所致。朕亦不罰你,你自回洛陽,閉門思過去吧!此次太原之戰,用不著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