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脫逃(一)(1 / 3)

他的名字,叫楊鼎,一個全原平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傳奇商少。

和那些大老板一樣,楊鼎所擁有地輝煌都是他自己一步一個腳印艱難走出來的。他不是富二代,更不是官二代,他隻是一個普通民眾家庭出生的孩子。家境雖說不上富裕,但在原平這個小城市裏也算是中上等了。

從小時候起,楊鼎就被他父親寄予厚望。因為他家是三代為農,祖上也從來沒有出過讀書人,所以到了楊鼎這代,不論是他的父親還是他的爺爺都將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希望他可以為祖爭光,擺脫這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生活。

而楊鼎這孩子也確實是不負眾望,從小聰明伶俐,討人喜歡。不論什麼東西都是一學就會,即便是電視裏經常演得廣告詞他都能在隻聽一遍的情況下背出來……

正是靠著這樣的頭腦,楊鼎一路以優異的成績從幼兒園到小學、初中,直到上了高中,楊鼎的人生道路都是在讚揚和獎勵中度過的。即便是學校的老師和校長,都對楊鼎抱以莫大的希望。

因為對當時的社會和家庭來說,大學生就是香饃饃。如果哪一個家庭能出一個大學生,那不亞於中了百萬大獎,祖上的墳頭都能冒青煙。

“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考個好大學,給咱老楊家爭爭光!”

每次放假回家,楊鼎的爺爺都會將他拉到一旁,語重心長的勸導半天。內容無非就是好好學習,考大學!其實對於楊鼎家長所說的這些,楊鼎一直很是排斥。因為小時候的楊鼎沒有屬於自己的獨立想法,家長說什麼他就做什麼,可到了青春叛逆期以後,楊鼎有了自己的想法,對學習也產生了一種莫名的排斥。雖然成績依舊是年級第一,可楊鼎真的是有了一種勞累的感覺,一種對學習的討厭感覺。或許在其他人看來學習好以後會有出路,會過上好生活。可當時正值年少的楊鼎卻並不這樣認為,相反他的想法還有些可笑以及幼稚。他認為“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那是書呆子,讀書讀那麼多根本沒用。知識就好比是水,而人就好比是裝水的瓶子,每一個瓶子的高低不同。水裝滿整個瓶子就可以了,如果再裝便會溢出來,溢出來就沒用了……

當時的他,還隻是個未進入社會的孩子。他的想法,都是有著孩子一般的天真。

他不想念書了,他厭倦了,他也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時候開始有這個念頭的。隻知道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個念頭變得越來越強烈。尤其是上了高中,明白了許多事,懂得了處人·玩心計,楊鼎更是覺得念書簡直是枯燥無味,坐在教室裏絕對的浪費時間。尤其是當他看到雜誌上那些年紀和自己差不多的“神童”掙了百八十萬之後,楊鼎心裏更加不是滋味。他十分清楚,自己並不比那些“神童”差多少。隻是現在的他好似一隻金絲雀,被學校和家長牢牢捆在了“上大學”這套鐵籠之中。如果給自己和那些“神童”相同的環境,憑自己的腦瓜,想要一飛衝天 一鳴驚人能有多難?

“我念了十一年的書了,從幼兒園到高二一直都是第一,我認為差不多了,我想出去掙錢。不想再念什麼大學了,那純粹是浪費時間!”

懷著不想念書的想法楊鼎憋了差不多半年的時間,直到有一天他借著過生日的喜悅鼓起了勇氣終於將自己心中的想法告訴了自己的父親。原本以為會暴怒的父親卻是在聽完他的話後異常平靜的點了一根香煙,一個人在炕沿上吧唧吧唧的抽了好久。

“咱老楊家從來沒有出過讀書人,你可以說是第一個,為什麼不好好念書?給爸個理由!”

將煙頭在炕沿上一擰,楊鼎的父親眉頭皺成個川字,目光更是一動不動地緊盯著身前的兒子。他想要知道自己的兒子究竟在想什麼,為什麼會突然不念書了?要知道他的成績一直都是很好的,每個月家裏給的零花錢也足夠他花,可為什麼……

“因為我想要賺錢,想要做一名商人,一名企業家。就像騰訊和百度的老板一樣,他們也沒有上過大學,沒有念過書,沒有文憑,可他們卻成為了萬人敬仰的大企業家!我並不比他們差,我也沒有他們笨,他們可以白手起家,我也可以……念書隻不過是浪費家了的錢而已,隻要有學習的心誌,不論在哪裏學都是一樣。我的夢想就是在原平蓋一座超級強大的集團,我要讓整個原平市的人都記住我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