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墨登場 第三章 廟堂(1 / 2)

東京城最裏麵的一座城是皇城,在裏城中央略偏西北方向,又叫大內或宮城,是北宋王朝的權力中心。皇城周長五裏,是在五代時期皇宮的基礎上建起來的,規模宏大,氣勢磅礴,門和殿都相互對稱,排列整齊。皇城又稱皇宮略呈正方形,總共有7個城門,正南麵有三個,中間的叫乾元門,俗稱皇宮大門,又名正陽門,宣德門,因其高大雄偉,又叫宣德樓。左邊的一個門叫左腋門,右邊的一個門叫右腋門。乾元門外有一對鎮門石獅,體態高大,麵貌威武,門前向南伸展的一條寬200多步的道路,便是著名的禦街。“宣德”二字就是宣揚北宋帝王以“仁德之政”恩澤天下,所以,凡是大赦天下的喜慶活動,都要在這裏舉行。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期間,門前廣場都要布置大型燈會,帝王要親臨樓上與百姓一起觀燈,以示“君民同樂”。

今天是朝堂上論功行賞的日子,韓世忠和他的上司辛興宗剛剛平定明教方臘的叛亂。然而,行賞之時卻沒有韓世忠的分,所有功勞均被辛興宗掠為己有。

下朝之後的慶功宴,韓世忠悶悶不樂。雖然他親手擒獲了方臘,這件功勞卻上司辛興宗搶去了。擒獲方臘的賞格是當軍區司令(授兩鎮節鉞),而現在卻隻得了一個低級職位,韓世忠的心裏估計是有些鬱悶的(這和孫悟空被授“弼馬溫”這種帶有汙辱性質的芝麻綠豆小官而大鬧天宮是一個道理,英雄人物受不了這種侮辱)。要說這韓世忠也是一名武將,他,字良臣。身材魁偉,勇猛過人。出身貧寒,18歲應募從軍。英勇善戰,胸懷韜略,屢建戰功。為官正派。在崇寧四年時,西夏擾邊,韓世忠所在部隊抵銀州(在今陝西米脂西北馬湖峪)禦邊抵敵,韓世忠斬將奪關,夏軍大敗,經略上報其功,為童貫所疑,“止補一資”。後又立戰功,方補進義副尉。繼以功轉進武副尉。

“老師,為何垂頭喪氣?”一名年輕軍官問到。

“哎,我朝,我朝奸臣當道啊——”韓世忠看看他,略為無奈地說道,“那個在邊上唱曲的是誰?嚐到了我的心坎裏去了。對了,前幾天你的功勞不小,現在已經到了秉義郎,前途無限啊。不要跟著我這個老頭了,我推薦你去宗澤那裏吧,他是我的老朋友,不會虧待你的。哎——”他繼續歎氣,心裏稍稍安慰了一點,這位年輕軍官叫嶽飛,勤奮好學,對於行軍打仗之事,非要問個刨根揭底才罷休。更練就一身好武藝。17歲時就在韓世忠手下抗遼。韓世忠對他就像親生兒子一樣。

京口的慶功宴一直到很晚才結束,與會中人個個喝得酩酊大醉,沒有人注意到邊上有人時刻在盯著他們的舉動。

京城外邊依舊繁華,然而對於小巷中的窮苦人來說,外邊的景色與自己無關,朝廷又沒有平定叛亂,遼國是不是被滅,對於平頭百姓來講,隻是換個納稅的地方罷了。

汴京城內有巷叫金環巷。這裏的風趣與他處不同,戶戶家家,簾兒底笑語喧嘩,門兒裏蕭管嗷嘈,是汴京城有名的妓院所在地。這裏有一座樓叫紫雲青寓,門口以“醉杏樓”三字為樓額。那瘦金體字,古今一家,格外醒目。

樓內。

“事情辦得怎麼樣了?”一位麵色皺幹的老人問向另一位同樣滿臉皺紋的老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