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楊天佑隨意拾得的所謂銅片,也是那上古禁忌之物無由地被池鐵匠強加了數道法咒,卻未見神物之靈反噬,倒似被池鐵匠控製一般,怎能不讓人生出蹊蹺之意。有道是天地至理,一飲一啄,必有果報,這上古禁忌之物致死盤古,難不成真的逢上了相克之人?似是輪回定數,乾坤使然,冷眼看去,卻又有處紕漏可現玄機。
那池鐵匠先前隻是觸動,引發了咒法的同時又按咒法規則平添法決,並未破而後立,試圖破掉上古禁忌之物原有咒法。兩者並行,隻加不減。池鐵匠這一搏看似平常,卻讓人悚然之至。若神物有靈,察覺旁人稍動手腳,定然反噬。即使是無損神物原貌,亦增了些不知該增不增的東西,神物靈識最是高傲,必不忍此氣,還以顏色。
可是,平靜,上古禁忌之物很平靜,與禁忌二字相差甚遠——絲毫無凶險之態。
這樣的話,是不是可以假定,池鐵匠在動手前,就已得知了某個結論。
或者說,正是因為知道這個結論,才促使池鐵匠如今的動手。
從池鐵匠的種種跡象表明,也許是直覺感受,這不是一個會輕易涉險的人。如果他真的知道些什麼,那麼,他解開了伏羲女媧等人一直疑惑且懼怕的某些謎團。比如說,眼前這上古禁忌之物的蛛絲馬跡。
既然如此,他加的法咒倒也變得值得推敲,耐人尋味了。
他想針對的人,具體不清楚。但是,肯定不是楊天佑那窮書生。瑤姬?也許還不夠,以至於,不夠資格。無疑,他想通過一個凡人的手,使謀算這個凡人的多方勢力入他算計。
這般說來,他在這上古禁忌之物上劃下萬魔滅神陣似乎也無可厚非了,在配合那幾道鎖魂決,離魄咒,貌似是——
天衣無縫。
要算計別人,總不能把禁忌之物的原貌擺出來開誠布公吧。可能有很多事情就是在巧合上,楊天佑讓他煉製的銅片仿製成“金鎖”,給了他一個圓滿到挑不出瑕疵的借口。理所應當的,池鐵匠在煉製銅片的時候,熔入了大半的太虛原金,所以銅片原本狀貌未變,隻是外麵包上了精致的金鎖樣子。
漏說一點,太虛原金,原是仙人們用來隱匿氣息的法器製作原料,極其稀少,相當於後世的隱身衣。
不過,池鐵匠也漏算了一點。
有句話叫做,計劃趕不上變化。
他所做的一切周密籌謀,注定要在一個小小的花靈上落空。而絕大多數神仙,包括尚在人間修行的道士,看見這種花草樹木成精的靈識,往往隻用一個詞來形容:渺視。
這個影響了三界,甚至不止三界的花靈,是一種玉蘭花的靈識。
自名焦玉蘭。
說她是老謀深算,為了三界的安定和平,有意不讓這醞釀著的足以在三界中掀起一陣腥風血雨的計劃奏功,是有些抬舉她了。
其實,她僅僅是心地善良了點,再就是,法力低微了點而已。
話說那楊天佑硬著頭皮又赴了趟鐵匠鋪,千般不情願地將“金鎖”帶回給了楊戩,楊戩自是欣喜非常,一整天唇角的弧度都上揚著,讓人有如沐春風的錯覺。微笑的楊戩與空靈的山穀相映,說不出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