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圓大師嗬嗬笑道:“姐姐此話隻怕言不由衷吧,我觀你說到小傑,嘴角盡是笑意!”
淨空師太道:“這笑不假,但卻是苦笑!”
歸圓大師仰望著漸漸稀疏的雪花道:“看來,大雪要稍停幾日,他們這一路會好走不少!我們也該好好籌劃一下幾日後的行程和事宜了!”
淨空師太點頭道:“今日多虧妹妹相助,爭取到了張光臨這一強援,我們的大計便多了幾分把握!”
歸圓大師歎了口氣道:“隻可惜韓太湖英年早逝,如果能得他相助,那才真的會多上幾分把握。弘陽教如今猶如一盤散沙,張光臨雖是韓太湖的大弟子,但也隻是眾弟子中實力較大的一支罷了,到時能不能派上大用,還猶未可知!”
淨空師太悠然道:“想當年,韓太湖年僅二十三歲便位列聖教頂級傳頭之一,天資不凡,可謂難得的人才,沒想到竟去得這麼早!”
歸圓大師聞言,嗟歎一聲,亦頗為神傷。
韓太湖,又名春坡,在十九歲時,便背井離鄉,訪師學道。他先是在河南拜王師父學習混元門弘陽教(後成為弘陽舊教),因在北直傳教失敗,被罰遊方傳教。而這也使他脫離師門,走上了加入白蓮教、進而自創教派之路。在他二十三歲那年,因傳教積功所致,成為白蓮教十大頂級傳頭之一。明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尚未年滿二十五歲的韓太湖創立教派,亦名弘陽教(後稱弘陽新教),並在太虎山中“舍九蓮寶台,大會說法”,廣收門徒,建立教門。
韓太湖自創教派後,於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北上京師,通過走上層路線,爭取到宮中權貴支持,使韓太湖所創弘陽教盛行京都。由於京城權貴的支持,他在內經廠印造經卷,布道收徒,遂使弘陽教聲望日著,迅速流布開來。正當弘陽教如日中天之際,韓太湖卻於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早逝。於是,教內借此編造許多神化他的傳說,其教益盛。韓太湖沒有子嗣,門徒在其家鄉建立韓祖廟,屆時禮拜祭祀。
韓太湖生前仿照羅教羅清所著《五部六冊》撰寫了《弘陽教五部經》,成為弘陽教教典。而其在白蓮教所學的秘傳武學洪陽功法,經其創新改編,成為了弘陽教鎮教武學“弘陽神功”。弘陽教教義核心是“紅陽劫盡,白陽當興”。認為弘陽末劫即將到來,這是自創世以來人類麵臨的最大的也是最後的一次劫難。屆時,刀兵水火風災齊降,東土眾生無處躲藏,隻有加入弘陽教,才能躲劫避難,進入無限美好的白陽世界。
韓太湖的弘陽教是一個多神崇拜的教派,舉凡信仰世界的天神地祇無所不奉。又造出許多千奇百怪的偶像讓其信徒膜拜,這是其他民間宗教教派不能匹比的。但在弘陽教龐大的神靈譜係中,也和塵世中封建王朝一樣,是分等級論貴賤的,其中的三位尊神,即混元老祖、無生老母、飄高老祖則是主要崇拜偶像。
在弘陽教中,素有韓太湖為“正德明醫真人”的傳說,況且韓太湖本人確實通解醫道,故而其圖影也被畫成頗似神醫藥王的形像,而張光臨在藥王堂內供奉的那尊藥師神像,便是韓太湖。正因如此,自韓太湖起,其嫡傳弟子除了修習弘陽神功之外,盡皆對醫術頗為精通,從為人治病入手,從事傳教活動,這也是弘陽教成為能與羅教、聞香教、黃天教和西大乘教齊名的民間大教的原因之一。
韓太湖為人謙和、不喜爭鬥,潛心治病傳教,與白蓮教其他支教甚為和睦,極少爭執。隻是,因其死得突然、且無子嗣,更未及留下傳位遺囑,其門下十大弟子為了教主之位,爭鬥不休,弘陽教教統搖搖欲墜,這是他萬萬想不到的。
當然,淨空師太和歸圓大師也萬萬想不到,張光臨當麵應承相助,背地裏卻另有算計。而且,這算計不但會影響到他們光複白蓮教的大計,更可怕的是,還會危及到高傑和申九玲這群年輕人的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