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欽差大臣(2 / 3)

朱由校皺皺眉道:“可是,朕前幾日收到直隸巡撫葉慶的奏折,稟明聞香教教主王好賢守法本份、為人忠厚,其所領聞香教也素來遵紀守法,對官府的施政甚為配合,徐鴻儒之亂當與其無有瓜葛。另外,平亂總兵官楊肇基也上報,在攻破匪巢鄒縣一役中,得王好賢安插的親信裏應外合,方才在短短時間內競功,還生擒了徐鴻儒。也就是說,此次評叛,那王好賢也是有功之人。高傑,這和你所說,多有出入,又如何解釋呢?”

高傑不慌不忙,微微一笑道:“俗話說,假的真不了,真的也假不了!我不敢說直隸巡撫葉大人包庇王好賢,更不相信楊肇基將軍上報有假,欺瞞聖上。隻是,我堅信徐神醫是清白的!陛下,那王好賢絕非善人,這所有一切,都是他的陰謀,請您明察!”

朱由校盯著高傑道:“如果真如你所說,這些皆為王好賢之陰謀,朕就不明白了,他為何要如此呢?”

高傑淡淡一笑道:“王好賢野心勃勃,他的圖謀,小子想來有二。其一,若徐神醫等聞香教傳頭們起事成功,他可順利稱王,獨霸一方!如若失利,則可將所有罪責推給徐鴻儒,用聖上之手,除掉他的眼中釘、肉中刺!”

朱由校瞪大雙眼,詫異道:“這麼說來,王好賢和徐鴻儒有宿仇?”

高傑點點頭,隨即又將徐鴻儒與聞香教前教主王森二子王好義交好,從而與王好賢結怨的情況說了一遍。至於王好賢妄圖逼迫徐鴻儒交出“白蓮寶典”一事,高傑自然隱瞞了下來。

朱由校聞得這些隱秘之事,神色愈發鄭重起來,他以手托腮,若有所思,很久沒有說話。

魏忠賢和高傑知道到了關鍵時刻,朱由校等會要做的決定,是關係到他們複仇計劃成敗的關鍵,便同時緊張起來,眼睛直勾勾地盯著天啟帝,觀察這他臉上的表情。

駱思恭涉足朝堂數十載,雖不願參與黨爭,但畢竟也是個洞庭湖的老麻雀,眼睛卻是雪亮的,到了此刻,豈會還不明白高傑所圖為何?!他的眼睛所看,則是高傑那張年輕俊朗的臉,心中既埋怨其自作主張,行此冒險之舉,又隱隱感為師侄這個膽大的計劃而感歎讚賞。他的臉上神色變幻,心中波濤翻湧。

偏殿中一時間寂靜得有些嚇人,端的是針落可聽、呼吸相聞。

今日的京城,大雪紛飛,天空很是陰沉。突然間,一聲震耳的冬雷炸響,將天啟帝朱由校從深思中驚醒過來,他定了定心緒,抬眼看了看高傑,猶豫片刻,側頭對魏忠賢道:“大大,依你看來,該如何定奪呢?”

此話一出,高傑頓時便輕鬆下來,明白大局已定。

果然,在魏忠賢一番有意無意的引導下,朱由校終於做出了決定:暫緩處斬匪首徐鴻儒,徹查聞香教教主王好賢。

而且,在魏忠賢的建議下,徹查王好賢一事,如預期的一樣,落在了高傑的身上。

朱由校欽命高傑為欽差大臣,半個月後領密旨出京,前往直隸,也就是現在的河北聞香教教都灤州石佛口,暗查王好賢與此次叛亂的關聯。

同時,駱思恭也領了皇命,為高傑安排幾位錦衣衛高手護衛隨行同往。

離開皇宮的時候,駱思恭與高傑並肩而行。此時已近黃昏,大雪毫無半點要停止的意思,反而下得更加猛烈了,大街上幾乎看不到行人。

高傑第一次當上了傳說中的欽差大臣,又喜又憂,還真有點小激動。駱思恭則在擔憂高傑此行風險,兩人各有所思,一直默默而行,任雪花冰冷地打在臉頰上,卻毫無感覺。

來到一家酒館門口,高傑方才想起進宮時,悟空和姬龍峰死活要陪著前來,因為他倆不能擅自進宮,便約好了在這家酒館等候。高傑這才開口對駱思恭道:“師伯,您如果還有事的話,小傑就此暫別了。龍峰和悟空還在這酒館中等著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