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薩爾滸之戰(3 / 3)

努爾哈赤正確判斷出明軍的主攻方向,采用撫順降將李永芳的“任他幾路來,我隻一路去”的戰略,集中兵力發揚後金軍騎兵機動的特長和連續作戰的能力,先在薩爾滸殲滅了明軍主力杜鬆部,後在尚崖間殲滅軍事理論家馬林所率的北路明軍,明軍的正規精銳部隊基本全軍覆沒。此時南路的李如柏離赫圖阿拉最近,李家在遼東駐守兩代,對遼東地形最為熟悉,可是李如柏畏首畏尾,進兵緩慢。努爾哈赤看出了他的怯戰,完全不理會他,回師向東,開始全力對付東路劉鋌部。

劉鋌被稱為大明第一猛將,此前一直在四川一帶帶兵,力大無窮,撓勇善戰,所用大刀重一百二十斤,雖年逾花甲,仍能掄動如飛。劉鋌部本想在三月初一與其它三路軍會合,但由於山路崎嶇難行,加之朝鮮軍隊"不得已"而來,人心厭戰,所以一路行進緩慢。初期劉鋌也獲得一些勝利,一路上沒有遇到強敵,複雜的地形是最大的敵人,作為前鋒的浙兵連拔營寨據點、開路搭橋,逐漸逼近赫圖阿拉,但可怕的是,此時劉綎對杜鬆馬林兩路的敗亡完全不知情。

二月二十九日,劉鋌從寬甸出發走到馬家寨和牛毛寨與後金兵相遇。四貝勒皇太極守二寨,與劉鋌戰不數合便不敵而走,劉鋌乘勢追殺, 皇太極棄二寨而去。後大貝勒代善率兵五千來救,被劉鋌揮刀砍斷馬腿,代善墜馬,險些喪命,後被金兵拚死救回,於是代善部也一路敗走。劉鋌乘勝追趕,連破十餘陣,兵士疲乏, 遂駐營休息後向董鄂路進軍。這裏有牛祿額真托保、厄裏納、厄黑乙三人率後金兵五百人把守,在當日淩晨與劉鋌兵接戰。劉鋌前部軍兵數十倍於後金兵,將後金兵重重圍住,厄裏納、厄黑乙二人戰死軍中,托保率殘軍逃到埋伏在山隘的扈爾漢的伏兵會合,以待劉鋌軍來。在巳刻時(3月14日上午)大貝勒代善和三貝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的兵從瓦爾喀什林中出來,會合以迎劉鋌軍。劉鋌初戰獲勝,又自恃勇力,便不把後金兵放在眼裏,他率兵兩萬人,就令前部一萬人進行野掠,邊掠邊進。

劉鋌之所以這樣急於打敗後金兵,搶關奪寨,是有他的原因的。先是劉鋌率兵深入寬奠地區,攻占了後金的幾個營寨後,努爾哈赤派人詐稱是杜鬆的親兵,在一大早就拿著杜鬆的令箭來到劉鋌大營,向劉鋌稟告說:“杜將軍已到赫圖阿拉,深入敵境,擔心後援跟不上請將軍趕快進軍會師對建州進行夾擊。”劉鋌初時不信,道:“我和杜將軍是一樣的官職,他憑什麼用令箭向我傳達命令?”那假親兵詐稱:“現在軍情緊急,用令箭不過是表示憑據罷了。”劉鋌大聲叱罵說:“出兵時約定以炮聲為信號,現在你部既已達赫圖阿拉,為何未聽見約定的炮聲?”假親兵道:“此地沒有烽火,故用騎兵代替斥堠,這裏距離赫圖阿拉城五十裏,跑三裏傳一炮聲,不如騎馬快速。”劉鋌猶自半信半疑。假親兵無奈,回金營稟告:“劉將軍聽到炮聲才肯前進。”於是努爾哈赤即命令傳炮,劉鋌聽到炮聲,方信以為真,便急命拔營東進,進入了地形狹窄阿布達裏崗。

這時金國的大貝勒代善和三、四貝勒莽古爾泰、皇太極己會合扈爾漢、托保等的兵力先占了阿布達裏岡有利地形,設下埋伏。明軍在阿布達裏崗遭到伏擊,劉鋌急命部下搶占阿布達裏岡,在山下準備發起進攻。

岡上的代善和皇太極商議後,決定分兵而擊。於是皇太極率右翼兵先行出發,從山崗上猛衝而下,與明軍接戰,戰況激烈。代善隨後率左翼兵從山崗的西邊衝下,與皇太極兩麵夾攻,明兵於是大潰敗逃。皇太極讓金兵穿上明兵服裝,跟他去迎戰在後麵督戰的劉鋌。劉鋌不辨真假,未做防備,皇太極靠近後,突然殺出,劉鋌倉促應戰,而此刻代善也已殺到,劉鋌掄起一百二十斤的镔鐵大刀與兩貝勒力戰,從巳刻打到酉刻不分勝負。皇太極久戰不下,忽然撥馬退走,劉鋌以為他不敵而逃,便提馬追趕,追了四裏多路,看看追上時,皇太極突然返身發箭,正中劉鋌左臂,劉鋌一麵拔箭一麵仍掄刀戰鬥。皇太極又張弓一箭射中劉鋌麵龐,重賞之下的劉鋌精疲力竭,這時大貝勒趕到,乘勢一刀,終於將劉挺殺死。

後據逃回的零星殘兵描述,劉鋌義子劉招孫見劉鋌被殺,遂下馬要背劉鋌屍體,卻被皇太極一箭射中左胸心髒而死。劉鋌一死,則楊鎬的東路軍也全軍覆沒。至此,楊鎬四路分進合擊進攻努爾哈赤的戰爭徹底失敗。

聽完薩爾滸之戰的戰況和劉鋌東路軍的悲劇,高傑心情跌宕,眼前的荒無人煙的阿布達裏岡,似乎隱隱傳來了金鐵交鳴、人喊馬嘶的淒厲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