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矮個青年不是別人,正是姬訓的小兒子姬際可。
姬際可,字龍峰,三歲左右得了一種怪病,連續五天高燒不退,讓全家人急的跳腳不已。五天過後,等他燒退了,往後的發育就開始變緩,成年後身高僅一米五左右,而且連麵貌也變得奇特,大鼻小嘴,成了同齡孩童嘲笑的對象。
上帝關上了門,卻給姬際可又打開了一扇窗。病愈後,他的腦瓜子突然變得通靈剔透,就像高傑修煉了白蓮九生的第一層“悟”功似的,領悟能力突飛猛進,成為了義平村周邊有名的神童。本來痛惜無比的姬訓頓時悲去喜來,請了最好的私塾老師對他進行培養。姬際可在家塾裏學文習武,刻苦用功,聰明過人,深得家長和教師的喜愛,幾年時間就有了文武雙全的模子。雖有“神童”之名,然而矮怪挫卻隨著他逐漸長大,終於還是成了姬際可一個嚴重的心病,造成心理有些扭曲,加上父親姬訓總是對這個幼子心懷愧疚,不免寵溺過度,姬龍峰的脾氣性格越來越乖張暴戾。那些嘲笑過他的孩童們幾乎個個都被他修理過,從小到大給姬訓惹了不少麻煩。
姬際可尤其見不得長相英俊高大的人,更厭惡有人對他笑,因為在他心目中,別人即使是表示友好的笑也和嘲笑沒有區別,所以前麵高傑友善的笑臉才會貼上了他的冷屁 股。
十歲左右,姬龍峰就將家傳的“花刀”等各種武功修煉大成,武功越來越高,脾氣古怪且眼高於頂的姬龍峰便不甘寂寞,開始四處找人挑戰。隻要是他認定了的對象,也不管別人答不答應,揮拳就上。得勝了,自不必說,變本加厲;打敗了,他便回去更加玩命地習練,再繼續挑戰,糾纏到底,直到把對手幹翻。等他到了十五歲,愣是讓義平村方圓幾十裏的習武之人見了他掉頭就走,或者說抱頭鼠竄,“神童”之後,又一個“小魔王”的惡名“譽滿鄉裏”!
找不到對手的姬龍峰不甘寂寞,開始要求入世曆練,姬訓自然不許,這小子便在深夜從他爹那裏偷拿了百兩銀子,不辭而別,開始了獨闖江湖的壯舉。還別說,聰明絕頂的姬龍峰在離家出走的幾年時間,還真沒吃過什麼虧,倒是在山西、河南等地闖出了不小的名聲,他嫌姬際可的名字拗口,在外都以字自稱,於是“小魔王姬龍峰”的名頭在江湖中也開始略有名氣。
十八歲的時候,他在終南山偶遇一個遊方老道,在被對方輕而易舉擊倒十次後,他就纏上了那個倒黴的老道,死活要拜其為師。老道雖不喜他刁蠻古怪的性格,但卻甚是驚訝姬龍峰超高的武學天分,百般無奈之下,就在終南山隱居下來,教了姬龍峰一年多的功夫。老道本想在教授其武功的同時,矯正他的心性,希望這樣一個武學天才將來不要誤入歧途。然而,在姬龍峰武功大進,偷偷在山下又打傷一個無辜的過路武僧之後,老道心灰意冷,灰溜溜地悄然離去。
姬龍峰氣走了連名字都不知道的老道師父,又下山在外麵惹是生非折騰了個把月,突然之間開始想家了。姬龍峰天不怕地不怕,胡作非為,唯獨對他那個爹甚是尊重,孝心可嘉,姬訓教訓他的時候他絕不還口,誠懇認錯,之後呢,就是不改!想起爹,姬龍峰便好不停留,立馬打道回了山西的家。
姬訓見失蹤了多年的幼子終於歸來,哪還舍得責罵,像招呼祖宗一般對姬龍峰更是寵溺。此時的姬龍峰眼界越發高了,村裏的好手完全沒有放在他眼中,所以他回來後的一年多,整個鄉裏倒是平靜無事,隻是蒲州城裏的武功高手們卻倒了黴,“小魔王姬龍峰”之名在半年內讓古城裏的武者談“姬”色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