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離開米脂(1 / 3)

第二天一早,姚石門、陳大可和李子寒便和大家辭行,他們打算先去米脂縣見見謝軍,然後就直接奔浙江四明。

送別了姚石門等人,高傑想了想,隻有劉宗敏讓他不放心。

李鴻基和李過現在隨著領悟力的提升,修習李家祖傳武功,進步巨大,一般人等早不是他們對手。隻有劉宗敏雖跟師父李國用邊鍛鐵邊習武,但他畢竟習武較晚,根基不深,加上師父又死了,以後恐怕在武學上難有進境。

於是高傑便帶著李鴻基和李過,去向獨自經營鐵匠鋪的劉宗敏告別,把自己準備出外曆練的事情告訴了他。劉宗敏一直有些自閉,難得遇上高傑他們這些朋友,而且他和高傑最合得來,見他要離開那麼久,心情低落,一直鐵青著臉不說話,搞得氣氛甚是沉悶。

高傑情緒也不高,他強裝笑臉,插科打諢活躍氣氛,等劉宗敏心情漸漸好轉,才拉著他,四小一起去了小樹林。在那裏,高傑用針刺之法也幫劉宗敏開竅活穴,爭取在明日走之前幫他提升悟性。

回到李家大院之後,他又纏著靜空師太,讓她無論如何指點劉宗敏一下武功。靜空師太一直不喜高傑和劉宗敏交往,她感覺那小鐵匠心理有問題,仇富心理太重,以後恐怕會殺戮成性,但是經不住高傑的央求,想想愛徒今後的成就必定高於劉宗敏,說不定能夠製住他,變答應了下來。

劉宗敏學的是“擒龍手”李國用的絕學“捕蟬功”,這門功法也甚是神妙,不但能舉重若輕,還能巧用內力,使得兵器上產生強大的吸附之力,在與敵對決之時,可將其兵器牽引偏轉,或吸附遲緩,甚至奪下對手的武器。

靜空師太見劉宗敏力大無窮,加之習武勤奮刻苦,“捕蟬功”甚有根底,隻是沒有什麼好的攻擊招式,思索再三,便傳了他一門禪宗的“回頭拳法”,此拳防禦極強,攻擊偏弱,每每一拳擊出,總會留有餘地,不求取人性命,隱含勸人“回頭是岸”之意。靜空師太的意圖很明顯,希望劉宗敏修煉此拳法,可以化解心中仇恨,即使控製不住,也不至於傷人性命,避免墮入嗜血殺戮的深淵。

然而,劉宗敏因為有這“回頭拳”相助,在另有奇遇的機緣下,最終仍舊大殺四方,完全出乎淨空師太的意料,這些都是後話。

劉宗敏年紀小,哪知道靜空師太的用心,見高傑的神仙師父親自指點傳授自己武功,他自然是喜不自勝,學得極為認真。第二天,在高傑第二次為劉宗敏用針刺穴之後,劉宗敏領悟力大幅提升,很快便將“回頭拳”套路完全學會記住,隻要以後依照拳訣堅持修煉下去,終會大成。

高傑見武功最弱的劉宗敏也算有了自保之力,方才放下心來,開始收拾東西,準備和於弘誌啟程上路。

用過午飯,高傑先是向臥病在床的李守忠道別,然後在李繼遷寨寨門口與李鴻基、李過以及劉宗敏三小揮淚而別。

一路上,“武癡”於弘誌騎馬墜在最後,淨空師太和高傑則並排而行。此時的淨空師太完全沒有了以往的一代高人模樣,反而像個送別孩子的家長,千叮嚀萬囑咐,嘮叨了個把時辰都沒停歇。

雖然她對高傑的身手很放心,但這個愛徒畢竟還不到十六歲,不但是她最寵愛的弟子,更是白蓮聖教幾百年來最大的希望,此次外出曆練,完全就是菜鳥上路,不擔心那是假話。

高傑被淨空師太念得耳朵都快起繭了,又不能對師父坦白說他其實已經四十多歲,兩世為人,絕不是個年幼無知的少年。當然,即使他這麼說了,淨空師太也絕不會相信,恐怕還會以為他緊張過度,精神失常以致於魔怔了,胡說八道。

眼看到了湧峰山下,在分叉路口,高傑勒停馬匹,一臉苦笑著對淨空師太道:“師父大人,您就放心吧!這一路上你叮囑的事,足足可以裝十個大車,要不是徒兒我記憶力超群,恐怕得跟你上山去,在廟裏住上個十天半月才能記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