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感覺到了高傑的緊張,李姬娜好聽的聲音又在耳邊響起:“別怕,如果有事的話,姐姐會保護你的!”
見這個小妮子現在竟然開始占自己便宜,自稱姐姐,高傑不樂意了,忍不住正要反擊,卻突然想起現在局麵不明、情勢緊急,不是和這個小妮子鬥嘴的時機,便明智地選擇了閉嘴忍耐。
李姬娜好像很是滿意高傑的反應,見他一副受了委屈的小媳婦模樣,便在他耳朵裏吹了一口氣,不再作弄他了。
她卻不知道,高傑被她在耳朵裏吹了那一下,渾身一抖,臉上頓時通紅,不由得想起了那位飛機上的那位空姐。
彝族,在明朝時叫“夷族”, 主要分布在中國雲南、四川、貴州三省和的廣西的西北部,是個曆史悠久的民族。
奢崇明,今年五十多歲,萬曆十四年(1586年)襲職四川土司永寧宣撫使,是四川永寧(今敘永)人,彝族酋長,祖輩得到朝廷封贈,世襲永寧宣撫司職,手中握有勇敢善戰的彝兵,奢崇明與其子奢寅等人久有“複興彝族國”之心。
天啟元年(1621),後金崛起於遼東,明軍屢敗,為解燃眉之急,明廷征調奢崇明率所部兵馬援救遼東,奢崇明趁機派遣其婿樊龍、部將張彤率領步騎兵二萬來到重慶,於九月十七日,趁校場演武之機,殺死巡撫徐可求等軍政官員二十餘人,發動叛亂,占據重慶,攻合江,破瀘州,陷遵義(現在屬於貴州),建國號“大梁”,設丞相、五府等官,全蜀震動。
奢崇明其人驍勇善戰,武藝高深,夷族秘傳功法“虎爪勁”已臻化境,乃西蜀境內第一高手,人稱“虎王”,聲名顯赫。這個奢寅乃是他唯一的兒子,自幼好勇鬥狠,性格暴烈,武功也極高,擅使一對短鉞,有萬夫不當之勇。
現在奢崇明勢大,朝廷正在向周邊征調部隊前去四川平叛。
安邦彥是貴州織金那威(今織金官寨)人,明朝末年著名的彝族土司。他本是貴州水西(轄鴨池河以西地區)宣慰土同知,宣慰使堯臣的族子。堯臣死了之後,因其子堯位年幼,其母奢社輝便代領其事。奢社輝,是奢崇明的外甥女,她身為女子,不方便管理兵事,安邦彥遂專兵柄。
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至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後金汗努爾哈赤起兵反明。朝廷商議征調西南之兵援遼,安邦彥桀黠,素懷異誌,欲乘以起事,向貴州巡撫李枟請行,李枟素知安邦彥有反意,不允。邦彥不死心,返回大方後,積極策劃反明事宜。
天啟元年,在奢崇明叛亂以後,明廷調水西兵赴川平叛。安邦彥乘機以援川為名,於天啟二年二月,率軍兩萬至畢節(今屬貴州省),發動叛亂,自稱"羅甸大王",在烏撒(今貴州威寧)土知府,他的侄兒安效良的協助下,攻占畢節。四川東川、雲南沾益、貴州洪邊等地土官紛起響應,於是叛軍先後分兵攻陷安順、平壩、沾益、龍裏等多地,切斷了官軍援路及滇黔通路。二月初九日,安邦彥率軍包圍貴陽,聲稱破辰(辰州)常(常德),下荊州,直抵中原。寶慶、靖州一帶為之震動。
貴陽兵力空虛,候代巡撫李枟、巡按禦史史永安督率軍民堅守孤城。總兵張彥芳由銅仁率兵兩萬赴援,被叛軍誘敗於龍裏。
三月,明廷令貴州附近各鎮派精兵應援,並調湖廣、雲南、廣西三省四萬官軍入黔。六月,新任巡撫王三善率軍一萬進駐平越(今貴州福泉),等待各地援兵。副總兵徐時逢、參將範仲仁領兵增援,在新添(今貴州貴定西)甕城河被叛軍打敗,貴陽援絕糧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