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了我的述說,飯島律美才算是明白了事情的經過,對於此事飯島律美卻不好說什麼的,畢竟這事還是人家誤會的。就算也是有,那也隻是深田恭子自己的單相思而已,而我卻沒有怎麼樣的。
車子開了有一個小時左右,車子就已然到了飯島律美的家門口。律美的家處在東京一個較為偏遠的地方,倒不說是在郊區,而是沒有在市中心,隻是距離市中心比較遠而已。
車子雖然到了律美自己家的大門口,但是我們卻沒有下車,而且由律美打了個電話給裏麵,最後大門便豁然而開了。
律美開著車子直接的開進去了,進去之後才發現庭院好大,比老大家那裏的那個庭院還要大。這個庭院就好像許多的日本電視電影裏所放的庭院一樣,庭院裏的地並沒有澆上水泥地,而是就是一般的泥地,不過地上卻是鋪了一些細小的石子,一副古風格的建築。
院子裏種了幾棵櫻樹,看那幾棵櫻樹大小,足足有近百年的年紀了。律美將車停到了一邊來,然後指引著我向大屋走去。
見我的注意力看著那幾棵大櫻樹,律美便開口為我解釋:“小白,這幾棵櫻樹是我太爺爺種的,到現在已有九十多年了。”
果不其然,這要是沒有九十多年的曆史的話,估計也長不了多少大。律美介紹完那幾棵櫻樹之後,便指著院子不遠處的一間很大的房子開口為我介紹:“這一間屋子是我們家裏練功的地方,我們自己家裏的本家和得意弟子都在這裏練武的。其餘的弟子都在另外的道場練的,所有的外室弟子都已經能進入這裏練功為榮的!”
看到這個地方不是一般人能進來的,遙遙的看了看那間屋子,看到裏麵有著人影晃動,看來今天還是有人在練習的。
我們兩個並沒有直接去那間屋子,而是直接走向那一間適住的大屋走去。到了門前,脫下了自己的鞋子,換過到律美遞向了自己的拖鞋。剛走進屋子,便看到了兩個年過七十左右的老人正坐著那兒下著圍棋,還有一個十八歲的女生呆在了一邊進行著日本的茶藝。
日本的茶道是公元8世紀,也就是奈良時代(天平文化)綠茶從中國傳入了日本的。平安時代,日本高僧永忠、最澄、空海先後將中國茶種帶回日本播種,並傳授中國的茶禮和茶俗。到了鐮倉時代,日本興起品茶風,帶頭人是曾經留學中國的禪師榮西。1191年,他親自種茶,還把茶種送給京都高僧明惠上人,明惠把茶種種在栂尾山上,後來這成為日本聞名遐邇的“栂尾茶”。榮西研究中國唐代陸羽的《茶經》,寫出了日本第一部飲茶專著《吃茶養生記》。他認為“飲茶可以清心,脫俗,明目,長壽,使人高尚”。他把此書獻給鐮倉幕府,上層階級開始愛好飲茶,隨後,日本舉國上下都盛行飲茶之風。
日本的茶道雖然源於中國,但在大和民族獨特的環境下,它與宗教、哲學、倫理、美學自然地融為一體,成為日本一門綜合性的文化藝術活動。茶道精神可濃縮為四個字“和、敬、清、寂”。這是十六世紀末,千利休繼承吸取了村田珠光等人的茶道精神後提出來的。“和”、”指的是和諧、和悅;“敬”指的是純潔、誠實,主客間互敬互愛;“清”和“寂”則是指茶室內外清靜、典雅的環境和氛圍。
這時候飯島律美將我引到了那個圍棋的桌前,對著左邊的那位老人便想開口說話。
我看到他們兩個此刻正戰著緊張,我便連忙接著了律美的衣服,然後小聲的開口說道:“律美,還是等下吧,等他們下完棋這一局正說吧!”
看到自己的爺爺此刻的樣子,心中也是知道我說的沒有錯。這個時候,是不好打擾他們他們下棋,於是便小聲音開口對我說道:“小白,我們還是先坐一下吧!”
點了點頭,表示同意。於是我們兩個便跪坐到了榻榻米之上,因為不是很習慣日本的正坐,所以自己沒有跑上太多的時間,我便有些撐不住了。於是我便改成中國的盤坐式的坐法,坐到了圍棋桌前,仔細的看起了那兩位老人下圍棋。
兩個老人這一下圍棋,下了約有半個多小時,才算堪堪下完了這一局。說實話,他們兩個的棋藝並不是專業的,應該是隻能算是業餘界的一流棋手吧。
兩個人下完棋之後,便注意到了我們兩個呆在了他們的身邊。而律美看到他們兩個已經下完了這一局,於是便再一次的開口說話:“爺爺,我把朋友帶回來了。這一位朋友就是我昨天說過的從中國FD大學到東京大學來做交換生的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