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鴻飛冥冥(3)(2 / 2)

邵元節大吃一驚,轉身向山坡上來處方向飛逃。

然杜娟腳下奇快,片刻間便追上邵元節,伸左手一把抓緊邵元節後頸衣領,提起右掌就要將他劈倒在地。

忽聽一個聲音說道:“放了他!”

杜娟左手緊緊卡住邵元節的脖頸,右手中忽然間多了一把苗刀,對準邵元節胸口,卻不立即紮下去。

邵元節掙不開她的把握,慌亂中瞥見麵前站著那個綠衣道姑,心中一寬,他相信這道姑定能救下自已。

隻聽綠衣道姑說道:“想要活命的話就聽我的話,快快放了這少年,另外快將解藥拿來,否則我立即要你喪命黃泉!”

杜娟惶然道:“我憑什麼要相信你說的話?”卡住邵元節頸項的左手一緊,麵現狠戾之色:“大不了是個死,臨死我也要拉上這少年人賠葬!”

綠衣道姑顏色稍緩道:“你到江湖上去打聽打聽,看我諸葛小倩是不是言而無信的人?”

“諸葛小倩……”聽到這個名字,觀花女巫忽然間震了一下,聲音微微顫抖,“你是青城山的九幽真人諸葛小倩?”

諸葛小倩道:“正是小道。”

湘西巫蠱門雖是左道旁門,大家淵源不同,但也算是修習法術的同道中人。自然也知曉道家自本朝以來,聲勢日隆,朝野中達官貴人不乏修仙之士。

道教經元末明初的整合,主要歸為兩大道派:以符籙為主的正一道,和以煉養為主的全真道。全真道的勢力範圍主要在北方,而正一道的勢力範圍主要在南方,這樣就形成了南泒正一道與北泒全真道對峙的局麵。

江西貴溪龍虎山是正一天師道的祖庭所在地,一向被修仙之人視為道教聖地,曆史源遠流長:原為東漢末年五鬥米道,相傳為張陵所創,後經張陵之孫張魯發展壯大,在漢中成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權,統治達三十年之久。張魯後來被主公曹操東調,從此教泒傳至東南各地。

張魯之子張盛徙居江西貴溪龍虎山後,為道教之龍虎宗,尊張陵為“正一天師”。子孫世傳其業,一般稱第幾代天師,統稱張天師。

明太祖朱元璋認為全真道獨為自己,而正一道可以益人倫、厚風俗,明太祖朱元璋賜第四十二代正一天師張正常“真人”封號。並下詔讓正一天師世代掌管全國道教。

自此,代代天師都被封為大真人。正一天師遂成為道教的首領,在本朝倍受恩遇。昔年,隨同鄭和下西洋的兩個法師之一便有張天師。

整個明代,北方的全真道都不大受朝廷重視,政治地位低落,也隻好表現出傳統道教中清靜無為、隱淪遁世的一麵。

全真道士多隱修於山野,他們或以氣功異能引起人們的歎賞,或以高隱深遁博得朝野的佳譽。但與南泒正一道士的榮華相比,曾經在金元兩代盛極一時的北方全真教已是日落西山了。

曆代張天師在江湖上赫赫有名,然而近年來四川青城山的諸葛小倩聲譽鵲起,後來居上,武功異能震礫當世,已與這一代的張天師真人在玄門中齊名。

江湖上傳言:“東宗張天師,西尊小諸葛。”他們與另外三個道行非常之人一起,並稱“南泒五大宗師”。

杜娟怔忡不定打量著這位久負盛名的修真羽士,兄見她三十餘歲光景,高木清華,明眸皓齒,飄飄然有神仙之表。

杜娟給她清絕的風姿一比,不由低下目光,臉上忽然現出十分驚愕的表情。

——天上正下著朦朦細雨,諸葛小倩的湖綠色衣裳卻是微雨不沾!

像這樣修為功深的人物若不是九幽真人諸葛小倩又會是誰?

邵元節一邊聽她們對話,一邊提防著麵前的那口苗刀。

晶亮的雨絲中刀光耀眼,邵元節注視著這雪亮的苗刀,驀然間眼前又出現了一團熟悉的光暈,他是有經驗的人,當時凝眸注視這團光暈。

——眼前出現了兩個熟悉的麵孔,邵元節一顆心差點要跳出胸膛,他難以置信地“看著”這兩張麵孔,天,這可是他的父親和母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