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童年 第二節 寂寞的“國王”(1 / 2)

周末下午,柏林隨著父母去爺爺奶奶家。柏林從內心深處狠狠地舒了一口氣,這兩天裝嫩小孩,可把她給憋慌了。

柏家是中醫世家,柏林的爺爺奶奶都是中醫,都在皮膚防治所工作,爺爺在門診坐診,奶奶在藥房抓藥。隻是學醫的傳統到了柏林的爸爸那輩就斷了。爺爺奶奶也曾指望孫輩能夠學醫,隻是就前世而言,不論是柏林,還是堂弟柏剛,都對中醫沒什麼興趣。

柏林爸爸那輩有三個兄弟,沒有姐妹,柏爸爸是長子,原先是塑料廠的磨具工人,後來考上了電大,作為五大生響應國家號召下鄉工作了。老二柏書仁是紗廠工人,是三兄弟裏長得最好看的,但是一生未結婚,至少柏林重生之前他還是單身的。老三柏書民是肉聯廠的工人,是家裏的小兒子,也最得奶奶歡心,他的妻子萬紅蘭是跟他一個廠的工人,他們的小孩也就是柏林的堂弟柏剛才剛出生沒多久。家裏三兄弟,隻有還未成家的老二跟著父母過,成了家的兩個兒子是單過的,隻是孩子是交給老人照料的。

爺爺的家就在皮膚防治所裏,有個很大的庭院。在柏林重生之前,這裏已經被拆掉了,爺爺奶奶也搬進樓房住了。小時候內向的柏林不太愛出門,所以,在她上小學之前的童年時光,幾乎都是在這個院子裏度過的。

柏林從爸爸的摩托車上爬下來,跟著爸爸媽媽進了屋子,三叔他們也在。奶奶正抱著堂弟柏剛和他們說話。柏林給所有長輩問了好,就把目光投向還在繈褓中的小弟。柏林比弟弟大五歲,在柏剛還是個頑童的時候,柏林已經漸漸在懂事了。家裏就兩個孩子,所以,幼時,柏林是柏剛的偶像,哪怕是後來長大了,柏剛一直都很聽柏林的話。隻是柏林對這個弟弟的感情卻很是複雜。這個小家夥的存在,是柏林父母後來不合的根源,也是柏林一直痛苦糾結的根源。雖然漸漸長大的柏林明白,這一切都跟這個無辜的小鬼沒什麼關係,雖然後來柏林跟弟弟的關係也很不錯,但是都不能掩蓋柏林內心深處對這個弟弟的羨慕以及絲絲的嫉妒。

柏爸爸讓柏林自己出去到庭院去玩,柏林知道,他們要開始討論自己轉幼兒園的事情了。

柏林一個人走了出去,看著令人懷念的庭院,心裏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院子角落上的葡萄藤“丞相”,院子裏大片的月季花“侍女”,院子裏的兩棵石榴樹“將軍”,院子門口的那兩株梔子花“侍衛”……這裏的一切植物,都曾經是柏林無言的臣民,柏林曾經是這個院子裏最寂寞的國王。

柏林坐到葡萄藤下的小石凳子上,看著石頭桌子上放著的塑料寶劍,那是“國王”的佩劍。柏林將劍拿起,做了一個揮斬的動作,自己也不由自主的樂了,這些天一直忐忑不安的心情,一下子好像放鬆了。

柏林覺得,自己要是回家去上幼兒園了,總得找些事情給自己做做,像這兩天這樣什麼事情都不做就光看那些無聊的電視,實在是無趣得很。一兩天自己還憋得住,時間久了,難保不會原形畢露。柏林想想,實在不行,就學些興趣愛好什麼的。

記得前世的時候,在上了小學後,爸爸給自己報了小提琴學習班,還帶自己去拜了個書法師傅,平時沒事就帶著自己看書。隻是,前世年幼的自己,玩都來不及了,那裏還顧得上這些。小提琴倒是學了蠻久,還考了級,但上了高中借口要學習,就放棄了;書法壓根就沒學幾天,早就丟開了;爸爸給自己的培養的興趣愛好,也就喜歡讀書這一點留下來了,當然這一點也沒帶來多少正麵影響,柏林上初中偷偷摸摸得看小言,上了高中沒事就泡在書攤子上,上了大學更好,課餘時間全用在晉江起點上了。柏爸爸的本意是想培養個淑女,但是他萬萬沒有想到,柏林這根歪苗子活生生把自己整成宅女了。

柏林覺得,按照自家老爸的性格,如果自己主動提出要學習書法什麼的,他隻會開心,壓根不會起疑心。所以柏林決定,等回去就找個時間跟爸爸講。

“林林,想什麼呢?”柏林扭頭一看,原來是二叔從外麵回來了。看著還年輕俊秀的二叔,柏林覺得自己有些不明白,為什麼二叔不結婚。柏林還來不及想什麼,就被二叔抱起來轉了幾圈。柏林玩心大起,直嚷嚷“騎大馬,騎大馬”。是了,如果說這個庭院的植物是“臣子”,柏林是“國王”的話,那麼,二叔一直就是“國王的坐騎”了。柏林趴在二叔的背上,暗暗地想,如果二叔這輩子還是不結婚的話,他養老送終的事情,我給他包了。

柏林跟二叔一直在院子裏瘋到吃晚飯,晚飯後,柏林也沒有留在爺爺奶奶家,而是跟著爸爸媽媽回去了。柏林知道,這是家裏的大人達成了協議,她就要轉幼兒園了。

柏林回到了家,柏媽媽出去串門子了,而柏爸爸把柏林叫到了裏間,準備跟柏林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