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了一輩子**幹部的爺爺林文堂對林宏新的選擇非常不滿,他不知道兒子為什麼放著醫藥公司倉庫保管員的工作不幹,一定要去幹個體戶。
奶奶孫鐵英的性格潑辣,當時就放下話來,要幹也行,那就脫離母子關係。
李秀麗也尋死覓活,認為幹個體戶就是投機倒把,遲早得進監獄。
大過年的家裏很不安生,當時還不怎麼懂事的林風沒覺得什麼,還是許多年以後聽父母提起來,才知道那個時節人們的想法有多麼的單純。
家庭阻力雖然大,林宏新還是堅持下來,他每天起早貪黑,辛辛苦苦的幹了一年。到了八五年春節臨近的時候,他計算了一下賬目,連同年底的分紅,一整年淨賺一萬四千元。
在那個月工資才幾十塊錢的年頭,萬元戶簡直是個不可思議的奇跡。
而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深入,即使是穆河這個小小的縣城,也開始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出現了很多個體經營者。
林文堂和孫鐵英走在街上的時候,常常有老同事拉住他們嘮家常,誇獎他們的大兒子林宏新買賣做的好。一來二去,老兩口的觀念也就慢慢的轉變了。
李秀麗也發現了家裏的變化,別的不說,每天拿回來的那些錢可不是騙人的。雖然還怕擔上什麼投機倒把的罪名,可看到個體商店一個個的開張,她也就開始支持丈夫了。
十年過去,李秀麗那份鐵飯碗的中醫院護士的工作不穩妥了,醫院的經營不善,很多好醫生都被挖走,病人越來越少,工資的發放也艱難起來。
恰好這個時候藥店經曆了一次擴張,從長途汽車站搬到市中心新建的農貿市場北側,李秀麗便辦理了停薪留職的手續,到店裏幫忙了。
現在飯桌上兩人談論的正是農貿市場擴建入股的問題,農貿市場去年剛經曆了一次翻修重建,擴大了範圍不說,還新蓋了五十幾個門市出租給商戶。
市場管委會如今要進行股份製改造,把這五十幾個門市作價為兩百萬元,折算成一百股的股權,每股兩萬元,每家商戶必須認購一股。
還剩下四十餘股,市場方麵找不到買家,非常發愁。如果賣不出去,管委會領導們恐怕今年春節都過不好。
昨天,市場管委會的一個頭頭找到林宏新,希望他能帶個頭,出手多買幾股。
林宏新是個喜歡交朋友的人,他的意思是既然人家開口了,就再買兩股,反正錢放在銀行裏也是放,買下股份或許還會升值。
李秀麗卻不同意,她是個非常傳統的女人,隻相信真金白銀,對股份一類的事情都不感興趣。尤其是聽說林宏新要取出四萬元定期存款買股份,立刻表示反對。
“存款還沒到期呢,現在就取出來會損失利息的。”這是李秀麗的理由。
林宏新其實也不是一定要買,見妻子反對,也就作罷。
一旁正吃飯的林風卻急了,插嘴說:“爸,別聽我媽的,一定要入股,而且要多入,有多少錢都投進去,絕對不會虧的。”
話一出口,林風就有點後悔了,因為林宏新和李秀麗都一臉驚訝的看過來。甚至林山都非常奇怪的看著他,心說哥哥這是怎麼了,一早起來就不太正常。
林風這才想起他現在是在1995年,這時候的他還是個初中四年級的孩子,沒資格對家裏的事情說三道四的。
果然林宏新沒理會,隻是說:“小孩子懂什麼,吃你的飯。”
林風猶豫了一下,卻還是堅持的道:“爸,如果你不聽我的,以後會後悔的。農貿市場的股份一定會升值的,而且會升值很多!”
林風這麼說,當然是因為他有著記憶。
農貿市場地塊作為穆河市商貿的中心,不但是市民購物之處,還是附近十幾個鄉鎮農民進城的必到之處,後來更是發展成和俄羅斯的貿易據點。
到了二十一世紀,這片地方身價暴漲,一個普通的四十平米門市房要價值六七十萬,農貿市場的股份更是高達每股四十萬,和原始價值比起來漲了足足二十倍。
二零零二年的時候,林宏新想要換一個大的門市經營,可是因為手上隻有一股的股權,最後不得不再拿出三十萬來。
如果現在多買幾股,隻要再過五年就有至少十倍的收益,這樣的買賣怎麼能夠錯過。
林宏新眉毛一挑:“你知道個屁!”
這副樣子就是告訴林風,要是再胡說八道,就等著挨揍吧。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