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螳螂?黃雀其後(2 / 2)

扶蘇為帝國長公子,身邊有些恭儉謙信敏的君子自然是好,但是最不該缺的還是有大局意識的人,這端木璟也最多隻能是個臣子,倒是寥寥數筆的韓回,他倒是瞧著不錯。到底是著墨太少,不可知其根底,端木璟也是其次了。

聞人非卻不知道嬴政心中的想法,隻當自己寫的皇帝的確是看在了眼中,自然的是心中雀躍,道:“卻是如此,長公子府上有這樣的人,可見長公子招賢納士,確實受人愛戴,陛下有心”。

嬴政正思量著,那邊守在門外的小太監一個已經過來稟明廷尉李斯已經到了,正等嬴政宣召進殿。

他這邊聽得聞人非說再多的東西也不過是將一些奉承的話變著法兒的來一遍,倒不如見得李斯說說話商議事情,當下賞了聞人非好些東西,讓其退下傳召了李斯。

聞人非完成這辯合的事情,能夠不出錯完成就是一件極好的事情,也即是在自己的範圍內完成力所能及的事,但是如今竟然還能得到賞賜,自然是高興退下,便是遇見了進來的李斯也是高興的。

李斯比之旁人不知道多了多少個心眼,此時此刻在大殿之中見到了聞人非,馬上明白過來這一場辯合,明著是公子扶蘇的意思,需要進行招賢納士,實則就是皇帝對諸子百家的一個算計,這一場辯合,最大的贏家自然的是座位上的那位人物。

思及此,李斯又心存僥幸,好在這次的事情自己在辯合第三局的時候直接幫助了公子扶蘇,如此一來法家既可以揚名,諸子百家的人又能夠收服,到底是這一瞬間的思量有時候就能夠決定很多事情的成敗。

“臣李斯見過——”

李斯還沒有跪下去,嬴政已經擺了擺手示意他不必行禮,“行了行了,為著辯合的事情?我讓你來可不是如此,另有要事要交代,關於郡縣推行的問題,還有一些需要特別完善的地方,你覺得具體有什麼辦法”?

李斯本是有無數個機變心思的,嬴政這樣問,他馬上就明白了,嬴政這還是要考考自己,“陛下擔心的是以為郡縣製的施行讓之前乃是舊齊的地方無法適應產生動亂”?

聽了這話嬴政就高興了,李斯是什麼人物,這般揣摩上意的本事是少不了的,不過也說明這個人的機變隻能不可小覷。

“你倒是心裏明白,說說——”嬴政麵上帶出笑容來,他之所以如此看重李斯,就是因為有別於聞人非等人,這是能提出實質做法,有真正處理事情的那個能力的。

如果沒有真正的能力,便是做得再多說得再多也是枉然!

李斯微微沉吟頷首,很快就將自己心中的想法加以整合,緩緩道來“這件事情,最根本的原因還在於舊齊是新近歸附,齊王建本來是識時務的人,所以選擇了主動投降的方式,不過也有弊端,那就是沒有經受過戰火的摧殘,這個地方的政治製度都相對比較完善,那麼推行新政就有困難了”。

是這個道理,正是因為這樣,嬴政才找來了李斯商議這件事情。

“新政之所以推行困難乃是因為之前的政治本是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的,如果突然介入就會使得局勢混亂,那麼這當中最好的辦法就是徐徐圖之。”

李斯的話一步步倒是很嚴謹,不想嬴政卻不管那麼多,“愛卿快別過多言語無用的東西,還徐徐圖之,若是不想圖呢”?

他卻心中明白過來,弄了半天是我們這位陛下覺著這方法還是太慢了,想早早的看到這河清海晏、一片祥和的景象。

“那也有辦法,陛下可還記得從前商君所言徙木為信?乃是因為有了標榜。”李斯這樣說嬴政就明白過來,為了防止嬴政不懂,李斯又道,“這舊齊的人之所以不願意推行郡縣製是因為民眾都是目光粗淺的,隻看到這當中新政推行所帶來的動蕩變革,但是忽略了這可以使得江山穩固,朝廷方便對於地方的管理,地方也可以容易對上麵提出民眾的訴求,這才是郡縣製莫大的好處”。

李斯的話可謂是句句切中要點,特別是對於這郡縣製的解釋更是讓他舒心,總之嬴政倒是很滿意,且聽他接下來所言,“這卻也沒有關係,自有辦法對付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