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鹹陽辯合(三十)上兵伐謀(2 / 2)

端木璟呆愣在原地,這算是什麼,躺著也中槍?

還有些不明就裏的某人看了韓回,目光中露出祈求的目光。說實在的,這上麵的人,哪個不是個中翹楚,自己頭一輪詭辯贏了公孫冉不過是仗著平時多讀了點兒書,自然的可以憑著歪理強行解釋一番。自己麼?墨家沐千尋自然不用說,博學多才的,趙佗,兵家的,王允提出的也有理有據,最重要的是,趙佗論點,要推翻實在是太難了。

然而公子扶蘇不喜歡戰爭也是事實,你要兼顧什麼?推翻這些人還要顧及公子扶蘇的想法?這不是為難自己還是什麼?

端木璟幾乎是不情不願地從自己的席次上起來,溫溫吞吞,哪裏還有昨天英姿颯爽的模樣,倒是看得韓回哭笑不得,其他人見端木璟起來,心中卻道,怎的又是這個人,公子倒是多抬舉他。

章邯看著端木璟,因為昨日知曉她的女子身份,如今卻覺得在大庭廣眾之下拋頭露麵,實在是有礙觀瞻。

十八世子胡亥對端木璟頗有好感。蒙恬蒙毅對端木璟會給出什麼答案也是有些期待,盡管蒙恬知道這個人身上必然有很多秘密。所有人都在等端木璟,唯有趙高,卻想原來壞事的從始至終隻有一個端木璟而已。

端木璟心裏苦,磨磨蹭蹭又是起身又是理衣物的半天不想起來,韓回見她這樣,想是心中還沒有成熟的想法,隻叫住端木璟,微微仰了一個角度看著她,“端木兄可別忘了,長公子這一辯合乃是伐謀”。

聽了這話,端木璟總覺得韓回似有什麼藥提點自己,她當然知道這一局勢辯合第二的伐謀,不過,這又有什麼?

端木璟向韓回投去疑惑的目光,韓回衝端木璟眨眨眼睛,顯然是十分相信端木璟的。她忽然開朗,心中又道,韓回啊韓回,這樣信任我,若是我悟不出來又當如何?

有了想法,端木璟不在位置上蹭了,起身來到沐千尋三人的前麵,叩見公子扶蘇,隻道:“長公子,端木璟才疏學淺,同這三位相較萬不及一,隻能是勉強總結而已”。

公子扶蘇倒是沒有怪罪的意思,“你隻管說你自己的看法就是了”。

“是”端木璟得了公子扶蘇的允許,這才撿了便宜,將自己心中的想法同身後的沐千尋三人一一說出來。

“草民以為,今日鹹陽辯合之局乃為伐謀。伐謀一詞,本出自《孫子兵法》,其雲,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乃講究的是謀略的重要性,不戰而屈人之兵固然是好,但是怎樣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並不是遊說這一項可以保證。”

“既然做天下局,自然就要擁天下之兵戈。兵力所以強盛者,舉國臣服,譬如舊齊。然則兵家講究伐謀,謀乃是第一位的,無論是遊說智取還是攻城之器械,甚至於舉兵齊下,都是要講究謀略。此三者是謀中的關鍵,所以應該以兵強為重,操練做基,裝以利器,示以威嚴,輔以交遊,東以情理,如此可以取四海。”

端木璟的話有些空泛,但是還是相當好懂的,那就是告訴長公子,把沐千尋三人的說法都采納了,把人才都納於府上,害怕不能夠取得天下麼?

取四海,就是打仗,可是打仗就意味著流血,並且端木璟清楚地知道,帝國取四海,並沒有說的那麼容易,兵力雖強,山高路遠,何況兵貴神速,就算四野皆是蠻荒之地,可是兵力沒有補充,物質匱乏,人家於山野叢林之間,被動耗時,你大秦軍隊再是強盛,也沒有辦法。

不過,這些端木璟都沒有說出口,她知道,“取四海”,隻怕是一個必然的過程了。

以後的事情,隻能說是世事難料,端木璟所解的,是現在的局麵。

強兵示敵,強弩攻城,遊說智取,不失為一種少見流血的辦法。

公子扶蘇和場下的眾人心道的確是善辯!尤其是公子扶蘇下首的大將軍蒙恬,更是對端木璟起了愛護之心,這人,的確是不錯。

長公子和自己弟弟這眼光,實在是好!

端木璟關於這問題的回答,既沒有得罪場上的沐千尋三人,又交給了公子扶蘇一個滿意的答案,並且還是以本次辯合的主題“伐謀”做引,句句都沒有離開過“伐謀”兩個字,不斷地告訴眾人,這隻是一場辯合,不用較真。

隻是一場辯合,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