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鹹陽辯合(二十八)伐謀其後(2 / 2)

並且將軍蒙恬是在中途進來的,很多人都沒有想過蒙恬會來,規則的製定自然也有將蒙恬排除在外的意思。

不過在辯合第二局“伐謀”上少不得會問及蒙恬,但是裁決權在公子扶蘇身上就夠了。

“雖然是為伐謀,不過就這謀字各有各的理解。這裏有個問題,希望各位竭盡其才,解答一二。”

公子扶蘇的話題雖然是“伐謀”,不過在“伐謀”的基礎上又要增加一點東西。

“我的意思很明確,在各位看來,現在的帝國,到底何以取四海!”

長公子的話一出來,底下的人左右麵麵相覷,端木璟聽了轉頭看向韓回,韓回清清淺淺笑著,搖了搖頭,讓端木璟附耳過去。

端木璟屏住呼吸,附耳過去,耳尖卻在微微發紅發燙,有些癢癢的,注意力都快不集中,隻聽韓回道:“這是長公子親自定的題目”。

聽到了答案,端木璟趕緊縮回自己身子緩和一下。韓回的聲音本來就好聽,湊近了在耳朵邊上聽更是一陣酥酥麻麻的,讓她很受不了。

韓回倒是沒有注意到端木璟這個小小的變化,仍舊把玩著自己手中的茶碗。倒是對麵的章邯,見到兩人的動作,心道端木璟真是不知檢點!

不止是這些人在心中暗暗計較,就是廷尉李斯,還有蒙恬蒙毅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十八世子胡亥聽到這“帝國如何取四海”竟然沒有像之前那樣不耐煩,若有所思地看著自己大哥。

趙高抬了抬眉目,思索著,看了扶蘇和韓回,最後沉默著,這到底是長公子出的,還是——

韓回沒有給端木璟過多解釋。端木璟隻以為韓回是這次辯合的策劃者,然而韓回隻是定了大局,具體的問題並不會過問。其他人甚至於不知道韓回參與了這一場辯合的策劃,隻道是公子扶蘇的手筆,這問題的提出者,不是公子扶蘇,就找不到第二個人了。

端木璟雖然驚訝在辯合場中長公子扶蘇竟然提出了這樣的要求,不過卻在心中暗暗叫好。

這一場辯合已經很明顯有趣起來了。

如果說辯合的第一局隻是一盤開胃小菜,讓人對辯合有所期待,那麼這“伐謀”一局中提出來的“帝國如何取四海”的話題則是真正開始涉及到辯合的意義所在。試問公子扶蘇要是真的找謀士幕僚,找的不正是需要有遠見和謀略的人?

這就好像是一千年之後的科舉考試。科舉考試中的很多題目都會涉及政治敏感的話題,也就是出一個現象級的問題,問你該怎麼解決,很實際。放到這辯合第二局,真是一點兒違和感都沒有。

這樣一來,辯合的意義自然就馬上出來了。

隻一個問題,就能妙到這個程度,長公子的問題,的確是好!

並且,一旦開始了“帝國如何取四海”的決定,影響的可是整個帝國走向也說不定。長公子是第一順位繼承人,同時嬴政對長公子的滿意程度自不必說,很有可能會采納其中的說法,怎樣取四海,用什麼方法,很關鍵。

雖然帝國現在隻是完成了六國的統一,但是攻取百越,將嶺南納入大秦帝國的疆域,同時還有擊退匈奴,擴張在外都是勢在必行的事情。

“取四海?”好一個取四海!

端木璟口中暗自念著,這也就是帝國的長公子,換了其他人能有這樣的心胸?

胸中宏圖偉業,不輸秦始皇,的確是長公子的氣度。

到底是公子扶蘇在場,一些六國的人雖然心裏頭聽著不舒服,但是一統已經是定局的事情了,到底陰鬱著沒有說話。

“既然諸子百家的各位都將題目聽明白了,那就可以開始了。”

端木璟初初隻覺得公子扶蘇是好一個溫潤如玉、絕世無雙的男子,但是現在才知道,作為一個帝國的長公子,扶蘇有的又怎麼可能隻是溫良。畢竟公子扶蘇啊,不是沒有駕馭人的手段,隻是史書上記載公子純良,但是純良不是為了告訴人們扶蘇是隻小白兔。

這到底是和自己印象中的公子扶蘇有所出入,可是端木璟想,隻要這樣,才是一個完整而個性的人。

也估計是扶蘇所提出來的這個問題讓人一時有些難以接受,很多人在麵麵相覷之後竟然是陷入了沉思。

端木璟也在思索著,這“如何取四海”問的問題也是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