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鹹陽辯合(二十一)稗官野史?(1 / 2)

之前是回春堂的丘唐掌櫃告訴自己別進公子扶蘇的別苑,現在荊池又告訴自己別參與辯合?這一切種種究竟是為了什麼?

她不過是想看一看這鹹陽辯合的盛況,有什麼看不得聽不得的?自己今天分明還幫了墨家。

荊池等人一向都算是俠義之人,說這樣的話絕對不是空穴來風,看來自己有必要找韓回問個清楚。

畢竟關於辯合,她所能接觸到的人,除了長公子扶蘇,就隻有韓回了。長公子是不會,自己也不可能去問他的,唯一的辦法就是通過韓回了。

端木璟想通這些,觀察了天色,才發現已經晚了,之前辯合結束就是黃昏時分,見了王允和墨家,這才不自覺注意到。韓回那邊,藥都還沒有準備,正好趁著這個機會!

她正要走,不想又有人正麵走了過來,這就是專程來找自己的了。

之前是墨家荊池把自己給拉到偏僻的地方來,她一出來到了路上竟然是見到了公孫冉,公孫冉不是跟著公子扶蘇走了,怎麼又回來了?

“公孫先生?”

端木璟看著這人,這不會是在怪自己破壞了他在辯合場上出風頭,臨時回來找自己出口氣吧?

這公孫冉雖然是名家的人,但是看著也不像是德行氣量小的,特別是之前解救了道家,總不至於是落井下石的人。

公孫冉卻向端木璟拜了一拜:“辯合一事,雖然出風頭於人前,但是憑的也是真本事,端木兄是否真是能破解白馬非馬”?

被人猜中,端木璟倒是忍俊不禁,到底是讓這人知道了。

不過旁人也就罷了,過去就過去不會多問,偏偏公孫冉就一定要聽聽端木璟如何破解名家的“白馬非馬”論。

“墨家的荊池少俠也能破解,為何一定要找我?”

公孫冉卻並不如在辯合場中看到的那樣囂張,私底下是一個很溫文的人,隻道:“你為什麼會阻止墨家那人同我辯合,隻怕也知道原因。墨家荊池,就詭辯一事上,並不足以與我一戰”。

竟然被公孫冉發現了。

“好吧,其實破解很簡單——”端木璟想著,這人知道了隻怕會很無語“貴派白馬非馬之說本來就是枉談,先生比誰都清楚。譬如之前先生以《詩經·伐檀》論巧勝道家的人,同樣的也可以勝你”。

公孫冉不解,《詩經·伐檀》論?

“名家公孫龍子提出白馬非馬,乃是說馬與顏色本來不是混為一談之物,那為何不說黃馬不是馬,黑馬不是馬?你說《詩經·伐檀》論,不也是當著帝國長公子、大將軍蒙恬等人言論‘大人君子吃白食’?帝國尚黑,我隻說黑馬不是馬,不也亦然?”

竟然是這樣?

公孫冉沉默少許,倒的確是個辦法。

“不僅僅是白馬非馬,就譬如剛才先生麵對道家提出的關於楊朱子一毛不拔之典故。”

說到這裏,端木璟頓了一下,略帶調侃,小聲言說:“誒,不過說認真的,你在道家前麵提楊朱子之詬,的確是夠狠的啊”!

公孫冉估計被端木璟說中了,隻好幹咳一聲以緩解尷尬:“咳——詭辯的事情,不過是學術之說,楊朱子為人,於這件事情上也的確有詬病”。

“真是如此?”

“自然是這樣,取一毛而利天下,尚且不肯,可見其人——”

端木璟笑了,“其人如何?先生之所以停頓,是因為知道,除了這一毛不拔之典外,就已經少能提出楊朱子為人所不齒的事情了,可見其人能為一代大家,哪裏是一個一毛不拔的典故就可以遮掩其光芒的呢”。

“然而一毛不拔也是事實。”

端木璟聳聳肩,“的確是事實,沒說不是,但是這樣更能體現楊朱子為人睿智冷靜,遇事客觀”。

“先生說典卻隻說了一半而已。當初墨家禽滑厘禽子問楊朱子,取一毛而利天下可否,楊朱子說否,隨即答,世固非一毛之所濟。禽子再次追問,可否,楊朱子乃說不可。於是禽子便說楊朱子為人一毛尚且不肯拔,後來人也多詬病。但是,在辯合上,先生隻將典故說到這裏,隨即不言。其實大家都很清楚,楊朱子之不言,乃是認清現實,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為何一定要做比喻呢?”

“這就好像,我和先生兩人於山林間遇著豺狼虎豹,如果先生隻拔出一毛便可以救我,那你自然是會救的,但是若是讓先生舍棄自己一根手指,我便可以得救,先生是否還會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