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刺激多種感官,增強學生識記效果
以往的教學中以聽為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教師采用枯燥單調的講述,獲取途徑單一,教學氛圍枯燥,學習效果徘徊於低效狀態中。多媒體以圖文聲像來傳遞信息,這對於傳統教學是一種創新與改進。多媒體可以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來參與教學,這樣的教學比單一的聽所獲取信息的量要大得多,大大提高學生的識記質量。數學由符號與字母組成,單純地記憶不利於學習活動的順利開展與學生能力的培養,要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與運用,這樣才能使學生開展積極的探究活動,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全麵提高。
如相似三角形這一內容,可以運用多媒體製作精美的課件,以形象的畫麵、悅耳的聲音、動態的效果來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給學生以強烈的視覺與聽覺刺激,娛樂學生的耳朵和眼睛,使學生能夠通過聽與看來獲得更多的信息。同時為學生預留自主操作的空間,讓學生來親自動手來剪出一組相似三角形,使學生在親自操作中加深對相似三角形相關知識的理解,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創設有效情境,誘發學生創新思維
以往的教學過於機械化,學生完全遊離於數學教學之外,參與數學教學活動的意識不強、程度不高,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根本無從談起。多媒體集優美的圖片、滾動的文字、動聽的聲音、直觀的畫麵等各種信息於一體,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實現散漫狀態到集中狀態的順利轉變,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直觀信息,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數學活動,使學生主動地從事觀察、猜想、論證等活動,使學生能夠突破固有思想與思維的限製,創造性地解決問題,使學生思維的火花得以閃現,誘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因此,在教學中要善於用多媒體來呈現數學問題,誘發學生主動探究,使靜態的知識動態化,使新知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形象,幫助學生實現知識的順利遷移,使學生加深對新知的理解。
如在學習等腰三角形的性質時,筆者用多媒體課件來向學生展示一個等腰三角形的一個角以及一條固定的邊,讓學生來幫助把這個不完整的等腰三角形複原。如此呈現問題,激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與參與意識,學生會把精力集中在問題的解決上,會積極而主動地參與到探究性活動中來,使學生充分運用所學知識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來解決問題。與此同時,將學生思維的全過程用多媒體動態地展現出來,這樣既能使學生思維的全過程得以充分暴露,同時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給學生以靈感,從而使學生突破傳統教學的條條框框的限製。這樣的學習過程正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時機。
總之,多媒體的運用在數學教學改革中具有劃時代的重要作用,是數學教學改革進程中的一座裏程碑。在新一輪課程改革全麵推進的形勢下,要加強數學教學與多媒體運用的整合,多學習新理念,勤實踐、善探索,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實現理論學習與教學實踐的完美結合,在實踐中不斷總結與完善,讓多媒體成為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一個亮點,成為新課改下提高數學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羅純潔.初中數學多媒體教學研究[J].新校園,2010(5).
[2]陳海明.初中數學多媒體教學的感悟[J].讀寫算:教師版,2012(18):51.
[3]鄒春紅.初中數學多媒體教學的探索與思考[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0(2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