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生物教師
裝備管理
作者:段宏林
摘 要 作為生物教師,必須具備高尚的情操和敬業精神,具有先進的教育理論、教學觀念、教學策略和教學方式,樹立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成為一名合格的生物教師。
關鍵詞 新課改;生物教師;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3)07-0031-02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新時期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社會、家庭和學校都對教師提出新的要求。作為一名生物教師,應該用更新更準確的生物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教育,激發他們的潛能,使其成為祖國科學領域的新生力量。同時,2011版生物課程標準的出台對生物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課堂的引導者——生物教師盡快更新理念,轉變角色,努力做一名新時期合格的生物教師。那麼,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生物教師呢?
1 生物教師首先要有高尚的情操和敬業精神
教師的職業與其他職業相比,有其特殊化的一麵,因為教師職業是一個處處是楷模、事事皆表率的“塑造人”的過程。因此,要做一名合格的生物教師,不僅要學識廣博、業務精通,而且要寬厚、仁慈、溫和、親切,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對學生有愛心、有耐心,能正確引導學生,做學生的帶頭人。因為具有高尚情操的教師更容易吸引學生,激勵學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當然也會有助於提高生物教育教學的質量。另外,教師還要有高度的敬業精神和事業心,也就是敬業愛崗。有了這樣的精神才是做好生物教師的前提,才無愧於“人民教師”的稱號。
2 生物教師應具備現代教育理論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和發展,過去以“刺激—反應”為主的教育模式已逐步被“主導—主體”的教育模式所取代,學習者已由“知識灌輸的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在這樣的大潮下,需要生物教師學習新的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來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由瑞士的皮亞傑提出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由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構建的方式而獲得的。這種科學的認知理論要求生物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探索並形成科學的教育理論。它要求教師必須形成“以學生為中心,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由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達到使學生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構建”的教學思想。
3 生物教師必須具備生物學專業技術水平
有些生物教師認為,新課改中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師的專業技能可以不必太強調。殊不知,生物學教育是科學教育的重要領域之一,是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主要目的,是全民素質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教育內容,也是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的重要方式。因此,對生物教師的專業技術水平要求更高、更嚴格。這主要包括兩方麵內容:全麵的有深度的生物學專業知識和很強的動手操作實驗的能力。試想,一個連顯微鏡都不會熟練使用,簡單實驗都做不好的教師怎麼可能上好生物課,做一名合格的生物教師呢?這是新課改下新型生物教師的基本素養,也是一個合格生物教師必備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