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電教媒體 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裝備在線
作者:劉紅俠
摘 要 數學素養是一個廣泛的具有時代含義的概念,其包括邏輯思維、常規方法和數學應用三個方麵。數學應用是數學素養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因為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且運用於生活。因此,在本文中筆者通過自己多年的探究發現,充分利用電教媒體,能夠有效的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素養。
關鍵詞 電教媒體;數學素養;數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3)07-0021-02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電教多媒體技術已經被廣泛地運用到教育的各個領域,同時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廣泛青睞。因為充分利用電教多媒體技術,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內心的求知欲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使學生能夠得到全方位的發展,不斷提高數學素養。
數學素養是一個廣泛的具有時代含義的概念,其自身的三大顯著特點就是時代性、廣泛性和應用性。數學素養有邏輯思維、常規方法和數學應用。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是廣大的教學工作者麵臨的問題。目前,大多數教師都能夠認識到電教多媒體技術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但是應該如何充分地利用電教多媒體技術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素養呢?筆者結合多年的數學教學經驗,談談自己的一些見解。
1 充分利用電教多媒體,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
邏輯思維是人腦的一種理性活動,思維主體把感性認識階段獲得的對於事物認識的信息材料抽象成概念,運用概念進行判斷,並按一定邏輯關係進行推理,從而產生新的認識。邏輯思維具有規範、嚴密、確定和可重複的特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善於運用電教多媒體技術創設情境模式,組織學生的思維活動。久而久之,學生就會自覺主動地參與到思維活動中,進行一係列的思考分析,既能掌握數學知識,又能夠掌握思維方法,從而不斷地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另外,作為一線的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認清楚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不會隨著知識的增長而自然提高,培養邏輯思維能力是一個複雜且長期的過程。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思維能力水平,運用電教多媒體技術創設有利於思維的條件,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思維。同時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才能夠完成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這項工作。換言之,就是培養邏輯思維能力要貫穿在各部分內容的教學中,讓學生的思維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得到提高。
例如,在教授“圓的麵積”時,就可以運用電教多媒體技術,一步一步演示給學生看,給予學生親身觀看的機會。首先將一個圓平均分成兩塊,且將這兩塊均填充顏色,分別為紫色和黃色。在此基礎上,再將圓平均分為32份,然後將圓展開拚成一個接近長方形的圖形(圓分的份數越多,拚成的圖形就會越接近長方形)。運用電教多媒體技術,學生可以親眼看到圓慢慢變為長方形的過程,且能夠直觀地看到長方形的長就是圓的周長的一半,即πr;長方形的寬就是圓的半徑,即r。長方形的麵積等於長乘寬,那麼圓的麵積(S)=πr×r=πr2。為了加深學生的理解,可以讓學生將自己手中的圓,按照教師剛剛演示的過程再做一次,親力親為地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雖然說生動形象的動畫能夠更好地演示知識的形成過程,但是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的過程,給予了他們親身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這樣以來,不僅能讓學生輕輕鬆鬆地掌握新知識,還能夠開拓學生的思路,從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2 充分利用電教多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掌握數學學習的基本方法
教學實踐過程中,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習沒有興趣甚至是討厭,因為他們認為數學的學習非常枯燥,而且花費大量的時間,也不能取得相應的成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就必須要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從而能夠更加從容地麵對今後的知識學習。電教多媒體能夠將無聲的文字轉化成為生動的畫麵,通過文字、聲音、動畫以及色彩的完美結合,從而更加形象地準確地把教學信息傳遞給學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從而潛移默化地掌握學習數學的基本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