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 前線新動態(2 / 2)

而牛頭山前線及其後方不遠處的高崗縣以及附近其他第二十六集團軍的駐軍地,能調派到前線的兵力,幾乎全都被第二十六集團軍指揮部調派到前線,並且陸續投入到了戰鬥之中。

從時間上來看,調派第二十五集團軍或者第二十四集團軍增援牛頭山前線,幾乎是不可能的了,甚至於等援軍到前線時,牛頭山的戰鬥已經結束了,到那時東委奴小龜子反而還能以逸待勞,將宋軍各個擊破呢!

因此,在考慮再三之後,東北戰區司令部最高司令官趙仲仁這才不得不做出一個丟卒保車的決定,以第二十六集團軍作為牽製,將東委奴國小龜子的A集團軍群遲滯牽製在牛頭山一帶,然後利用第二十四集團軍和第二十五集團軍,在一連河-銀杏溝一線搶修工事,構建新的防禦陣地。

不得不說,趙仲仁這個丟卒保車的計策,的確是當時他能夠想到的最為可行的,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戰略行動計劃,以第二十六集團軍牽製東委奴國小龜子的進攻部隊,然後在後方利用河流和山嶺構建新的防禦陣地。不過這個計劃的代價卻是犧牲二十六集團軍!

對於第二十六集團軍來說,在連續堅持了四五天都沒能盼來一支援軍後,第二十六集團軍指揮部也漸漸的明白了戰區司令部的作戰意圖,將集團軍的兵力一再壓縮,並且在縮編之後,一次又一次的投入到牛頭山的防禦戰中去。

第二十六集團軍的堅守是有意義的,在東委奴國小龜子A集團軍群經過三天的炮火覆蓋性攻擊後,又足足擊退了東委奴國小龜子萬人以上的攻擊十九次,將東委奴國小龜子的A集團軍群的地麵部隊遲滯在牛頭山上長達五天!

五天後,整個第二十六集團軍已經從一個集團軍縮編成了一個暫編新五師後,第二十六集團軍司令部總算是等來了東北戰區司令部的撤退命令,命令第二十六集團軍放棄牛頭山陣地,逐步向一連河-銀杏溝方向撤離。

而與此同時,從高崗縣城中撤離的前線指揮部、野戰醫院、傷病及醫護人員、後勤文職人員等等,包括趙仲仁司令員最寶貝的東北戰區獨立偵察營(更重要的其實還是偵察營配備的那十部十管120毫米火箭炮),全都奉命撤退到了一連河-銀杏溝一線。

而在一連河-銀杏溝防線上,在銀杏溝中某個秘密炮兵陣地中,從東北戰區軍械兵工廠加班加點再次生產趕製出來的十輛十管120毫米火箭炮發射車也奉命來到了一連河-銀杏溝防線,加入了即將爆發的一連河-銀杏溝防禦戰之中。

而除了這新生產的十輛火箭炮發射車外,東北軍械兵工廠另外還生產了三百二十八發120毫米火箭炮的炮彈,也隨同那十輛火箭彈發射車,一起來到了一連河-銀杏溝防線,加上從高崗縣城撤退下來的東北戰區獨立偵察營配屬的十輛十管120毫米發射車和炮彈,一連河-銀杏溝防線上就有了二十輛十管120毫米發射車,炮彈四百二十八發。

雖然隻有四百枚120毫米火箭彈,發射車也僅僅隻有二十輛,但對於一連河-銀杏溝防線上的前線聯合指揮部來說,這卻已經是一連河-銀杏溝防線,甚至包括整個東北戰區可以集中的最大的一支炮火壓製力量了!

而除了這二十部十管120毫米火箭炮發射車外,一連河-銀杏溝前線聯合指揮部還將第二十五集團軍和第二十四集團軍兩個集團軍所有的36毫米以上口徑的反坦克炮、野戰炮、加農炮、榴彈炮等炮兵裝備全部集中了起來,分成三個炮兵集群陣地,分散隱蔽在火箭炮陣地周圍。

而在這四個炮兵陣地外圍,前線聯合指揮部更是放了足足一個旅的兵力,擔任警戒護衛,以保證四個炮兵陣地的絕對安全。

在一連河-銀杏溝前線,趙仲仁集中了第二十五集團軍和第二十四集團軍兩個集團軍,前線的指揮部交給任何一個集團軍的司令員來指揮,另外那個軍的司令員和其他中高級軍官幹部,心中難免都會有疙瘩,這也不利於兩個集團軍的聯合指揮。

因此,趙仲仁在一連河-銀杏溝前線設立了一個聯合指揮部,派遣了東北戰區司令部參謀部參謀次長吳嘯林上將,擔任這個前線聯合指揮部的司令員,第二十五集團軍和第二十四集團軍的司令員,擔任前線聯合指揮部副司令員,聯合指揮部的參謀人員則由這兩個集團軍的參謀部抽調精幹人員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