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東寧府保衛戰(1 / 2)

黃洋澤之戰過後,大遼河西岸的宋軍防線就已經失去了五分之四,隻剩下最後的位於東寧府以東的一小段防線,由第二十五集團軍的二五三師三旅以及一旅從黃洋澤撤下來的殘部在苦苦堅守著。

而之前從二五二師防線和二五一師防線撤退下來的兩個師的殘部,以及民工部隊,前線野戰醫院的醫護人員和傷病員,這時候,大部分也終於安全順利的撤退到了東寧府中。

在東寧府府城之中休息了四個多小時後,撤退到東寧府的所有人員,連同東寧府中的居民,組成了一個浩浩蕩蕩的‘大軍’,從東寧府西城門出發,繼續往西南方向的新倉縣撤退。

而留守在大遼河防線二五三師三旅,在堅守防線,與東委奴國小龜子激戰一晝夜之後,殘部接到了從戰區司令部發來的電報,趁著夜色,分散隱蔽的撤出了大遼河防線陣地,武裝泅渡過河,反其道而行之,朝著大遼河對岸的析津府外的遼闊鄉村土地挺進著。

隨著二五三旅撤出大遼河防線,也就意味著大宋正式放棄了大遼河防線這抗擊東委奴國小龜子的第一道防線!

而就在大宋東北戰區放棄大遼河這第一道防線的同時,大宋皇家海軍第二艦隊的殘部也終於撤退到了新倉縣中,跟駐守在新倉縣軍港之中的大宋皇家海軍第二艦隊第三驅逐艦支隊彙合,利用新倉縣縣城東部海岸高地上的海岸炮台,對追擊大宋皇家海軍第二艦隊的東委奴國小龜子海軍第二艦隊發動了一次又一次的猛烈的反擊。

在密集的岸防炮火的攻擊下,東委奴國小龜子的海軍第二艦隊的艦炮幾乎發揮不了多少作用,海軍艦艇的艦炮,即便是戰列艦上麵的305毫米口徑的主炮,甚至是更大口徑的主炮,無論是射程還是火炮口徑,都沒法跟岸防火炮相提並論。

海岸炮台上麵的岸防火炮,可以不用顧忌後坐力,不用顧忌火炮自重,口徑可以越做越大,炮管可以越做越長,射程也可以越做越遠。而艦艇上的艦炮呢,卻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各種各樣的外在因素的製約。

首先一個,艦艇的噸位就決定了它可以扛得起的大炮的口徑和重量等等,還有抗波性,艦炮的後坐力等等等等,所有的因素,都製約著艦艇上麵所安裝的艦炮,不管是主炮還是副炮的口徑和射程,甚至包括發射藥的裝藥量!

這些限製因素,也就決定了,艦艇的艦炮,永遠不可能跟岸防火炮對射,除非雙方的口徑差距實在是太過於懸殊,,以及火炮性能之間存在著巨大的代差!

大宋的武器裝備雖然整體落後於東委奴國小龜子的武器裝備,但差距也並不是很大,差距最大的是陸軍的裝備,空軍方麵,武器裝備其實並沒有代差,甚至於阿美瑞克合眾國軍援的某些戰鬥機,在某些性能方麵,甚至還超過了東委奴國小龜子自己研製生產的零式戰鬥機;大宋所差的,僅僅隻是飛行員數量和戰機數量而已!

而在海軍的裝備和艦隊實力方麵,大宋卻是跟東委奴國小龜子不相伯仲的,在世界上的排名,也都是不相伯仲,不是你九我十,就是我九你十!

東委奴國小龜子的海軍艦隊之所以能夠取得勝利,最大的因素其實還是由於占據了戰爭爆發的突然性和主動性——戰爭是東委奴國小龜子挑起的,什麼時候開戰,在什麼地方開戰,自然都是東委奴國小龜子說了算。

所以,從某個方麵來說,東委奴國小龜子的海軍艦隊其實是打了大宋皇家海軍艦隊一個措手不及,再加之上大宋皇家海軍雖然也察覺到了戰爭危險的迫近,但卻並沒有完全做好戰爭準備,也沒有做好應對突發事件的準備,所以才會給了東委奴國小龜子的海軍艦隊一個可趁之機。

但是現在,大宋與東委奴國小龜子之間的戰爭已經正式爆發,雙方已經撕破了臉麵,真刀實槍的幹了起來,大宋皇家海軍第二艦隊抽調組編的南下支援艦隊雖然遭到了東委奴國小龜子海軍第二艦隊的伏擊,損失慘重。

但大宋皇家海軍第二艦隊的殘部依然保存著一定的實力,再加上駐紮在新倉縣的大宋皇家海軍第二艦隊第三驅逐艦支隊,憑借著海岸炮台上大口徑岸防火炮的增援,在東委奴國小龜子海軍第二艦隊的攻擊下,勉強保持不敗還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