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反攻高崗(三)(1 / 2)

而高崗縣城中的東遼皇家第三旅,在之前的野雞坳戰鬥中,就已經損失了三分之二的兵力,剩下的都是一群驚弓之鳥。

後來為了接應被阻擊在河源鎮上的東遼皇家第一禁衛重裝甲軍虎賁旅的部隊,第三旅殘部又在距離河源鎮十幾公裏外的地方,和皇家第四旅的一個團,被宋軍阻擊,再次被擊潰,狼狽而逃。

派出去接應的差不多兩個團的兵力,最後討回高崗縣城的,甚至不足一個營!而且這些逃回去的殘部,更是成了驚弓之鳥中的驚弓之鳥,幾乎一聽到宋軍的名頭,就已經渾身打顫,坐立不安了。

想要依靠這樣一支驚弓之鳥的殘軍,去抵擋住士氣如虹的大宋軍隊的攻勢,無疑於癡人說夢。努爾哈和深知這一點。

所以,在統合了高崗縣城中的各個編製的軍隊之後,便將那已經變成了驚弓之鳥的不到一個團的編製軍力,配齊一個團的兵力後,以守衛後方防線的名義,把他們打發去了二連河,搭建浮橋,並搶修二連河防線的防禦工事。

在三萬多挾戰勝東遼皇家第一禁衛重裝甲軍的戰勝之威,反攻高崗縣城,士氣如虹的大宋軍隊麵前,努爾哈和實在是沒有必勝的決心,能夠守得住高崗縣城。所以,在戰爭還沒打響之前,他就已經做好了撤退到二連河,憑借二連河與宋軍對峙的準備。

隻不過這個心思,努爾哈和卻是連自己最親近的參謀,也沒透露半點,反而是發往臨潢府樞密院的求援電報,一封接一封,不停地要求樞密院加派援軍,也不停地要求空中支援。

努爾哈和是女真族,對於東遼國主來說,努爾哈和與其他的非遼族本族人員一樣,都屬於外族人,甚至於跟宋國的漢人,也沒有任何的區別。

出於有利於穩定局麵的考慮,雖然東遼國主沒有表現出任何對非遼族人員的歧視,但是從東遼國內官員等級的構成上看,占據高官顯爵的,永遠都是遼族人。

即便是兩個同樣在東委奴國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的年輕軍官,如果其中一個是遼族人的話,那不管是升遷還是晉升軍銜,他永遠都會高出另外一個,而且是高出很長一截!

努爾哈和本身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他跟皇家禁衛第一重裝甲軍軍長平宋都指揮使耶律昕真是同一天進入東委奴國陸軍士官學校,也是同一天畢業的,而且努爾哈和在學校期間的成績表現,無論各方麵,都遠遠的搞過耶律昕真,畢業的時候,努爾哈和更是以前十名的成績,受到了東委奴國國王的接見,並親自授予了國王匕首。

但即便如此,回到東遼國後,耶律昕真直接就進入了東遼國樞密院任職,而努爾哈和則被派到了地方組建訓練新兵,從營長、團參謀長到團長,一步一步往上爬,直到三個月前,東遼發動平宋複國之戰後,努爾哈和才得以晉升準將軍銜,出任第三旅旅長。

而同期的耶律昕真呢,現在卻是平宋都指揮使,東遼皇家第一禁衛重裝甲軍中將軍長,名義上,所有被派往前線的軍隊,都歸他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