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3章 說服(一)(2 / 3)

李彥說道:“當今皇上可以說是一代明主賢君,治理國家也算兢兢業業,此時大唐天下算不上國泰民安,但老百姓生活也算過得去。隋末動亂十幾年天下剛剛平穩不超過二十多年,人心思安,並不想起來造反。各地峰煙不斷,必然是皇上昏庸,政治腐敗,民不聊生的時候。可現在沒有,這就是你們不占天時。我說的對吧?以你的頭腦你應該明白,你們的教主也明白,所以才四處弄事,製造混亂,希望天下大亂,你們才有可乘之機是不是?”

玉真子心裏清楚,所以他承認李彥說的不錯。沒說是,也沒說不是,李彥說道:“想逐鹿天下必然要有根基,遙想當年李淵據太原,竇建德據河北,李密占據瓦崗上,杜伏威據江淮,王世充擁有洛陽,他們才能成就一時之霸業,這就是地利。可如今你們彌勒教的地點在哪?想利用佛教蠱惑人心,他們隻是知道斂財,修建寺廟,與你們爭奪天下的想法根本不一致。再說佛教和尚遍及天下,這是優勢,但力量過於分散,成不了實力,一但被打擊就會各個被擊破。你們想陰謀奪取西域,想控製西海城女王,但那是人家打下的江山,終究不是你們的,所以你們全失敗,後來又想奪取吐蕃,其實和西域失敗是一個道理,無論是吐穀渾還是突厥,你們都插手,但卻隻能是為人作嫁衣,這是為什麼?就是一點,你們不占地利。這一點你不用不承認,如果你連這點都看不出來,你不配成為我的對手,也沒資格站到我麵前。”

玉真子有些低頭,他知道李彥說的對,但除此之外,他也沒什麼好辦法。李彥說道:“玉真子,你們處心積慮想除掉我,不可能不了解我,可能我的一切你們比我清楚。我可以扶助李書同占據台灣,可以扶助李承乾占據呂宋,可以讓李泰占據東南半島,可以讓李錦兒據有新漢國,更讓李敏擁有吐蕃成立西唐,這些都是我的根據地,是我的根基,你們能比得了嗎?所以我說你們不占天時地利,那我們再來說說人和。”

這回玉真子不是奇怪,而是有些洗耳恭聽了。李彥說道:“想成大事,必須是站得直,走得正,為天下人謀福,為百姓做有益的事,而且樹立自己的目標,吸引天下人歸入自己身邊,為一個理想奮鬥。可你們連真麵目都不敢示人,出來蒙麵,連你們教主是誰天下人都不知道,這種藏頭露尾如同盜賊一樣的行經,和那些江湖匪類,雞鳴狗盜之輩沒什麼區別。這樣的組織再多人也都是趨炎附勢的小人,也都是為了眼前小利而趨之若騖的人,能成什麼大氣候?就像我在吐蕃,李錦兒在西域,隻要一聲令下,投降不追究,揭發有獎,你的手下有多少叛變的?在你們起事的時候勝利有人跟隨,失敗的時候,樹倒胡孫散,如此人心又哪來的人和?天時、地利、人和你們一樣也不占,卻癡心妄想奪取天下,不是可笑嗎?”

玉真子徹底低下頭,他承認李彥說的一點都沒錯,心裏那些雄心壯誌瞬間消失怠盡。李彥還是說道:“知道我有如此實力,為什麼不起事嗎?為什麼不奪取天下嗎?李世民怎麼對我的,你們也清楚,知道為什麼嗎?”

這回玉真子奇怪了,抬起頭,這也是他不理解的地方,張嘴問道:“為什麼?”

李彥輕輕一笑:“這並不奇怪,天時、地利、人和我隻是占了一樣,李世民算是明君,天下大治並非起兵的時候,所以我不占天時。李承乾、李泰、李書同都是李家子孫,他們不會反唐,我不占人和。要說有一點,那隻是占有地利,這遠遠不夠,所以我不會傻到去奪取天下。為什麼要奪取天下,為了權利,有意義嗎?我現在是大唐永王,又是駙馬,富可敵國,金錢、地位我都不缺,我為什麼要冒著殺頭的危險去做不能成功的事?”

玉真子有些服氣了,可他不甘心的說道:“我與李家不共戴天之仇,我要報仇。”

他的口氣已沒有以前那麼強硬,李彥說道:“話以說道這個程度,如果有那氣魄就說出你的身份,我看看你有沒有報仇的可能?”

“你幫我?”玉真子有些不相信,但還是摘下臉上的麵巾說道:“我姓竇名標,李世民殺我父,囚我母,我怎能不報仇?”

李彥一愣:“你姓竇?你是夏王的兒子?”

竇標點點頭:“不錯,你應該知道我為什麼反唐了吧?”

李彥搖頭:“那好,竇標我問你,當初你父被俘,為什麼你沒有為主,繼續反唐?而是跟你母親降唐?”

“這……”竇標一時回答不上來。當時連母親都反對再打下去,為讓天下百姓免於戰火,決定不再打下去,所以散盡錢財,解散兵卒,全家降唐。

李彥說道:“別說的那麼好聽,想報仇?當年天下逐鹿,是為爭奪天下,並非是私人仇恨,何來報仇一說?李世民殺你父親,如果你父親抓到李世民會不會留下他?你們降唐之後,可曾迫害過你們?防備你是必要的,就算是防備有錯嗎?你還不是聽信別人之言反唐了。如果李世民當初殺你們呢?還有今天嗎?在你父親打仗期間,他殺了多少人?魏刀兒、宇文化及孟海公,他們的後人,可曾上長安找過你報仇?這些人也失敗在你父親手裏被殺的吧?宇文士及現在是大唐官員,他可曾去你家找過你報仇?他們這些人有誰想找李世民報仇?你說報仇不過是個借口,是為了自己的野心而已。所以我認為你不會成功,即使你今天殺了我也沒用,你一樣不會成功,因為你父親比你能耐大,比你現在有勢力,一樣失敗。”